• 29

STARBIKE S980鋼管公路車車友們一起蓋大樓吧!


shiun084 wrote:
starbike s...(恕刪)


大大的車配色真是特別..讚讚^^...請問大大配的座墊可是(Selle Royal lookin 矽膠座墊橘色版)?我之前有在看這一款坐墊,不知道坐起來如何?

前陣子因為想在過年前買台好一點的車給自己當生日禮物(這當然是掩飾自己敗家慾望的藉口啦),一方面也是希望換台可以騎長程比較"舒服"不那麼震的車,以應付2月的"輪霸西濱200K"。因此找了不少的車款研究,個人沒有品牌偏好,從GIANT、FUJI、MERIDA、RTS、AXMAN、TRIGON的入門碳車開始比較,到捷安特、富士的高階鋁車再到普立瑪的複合車架...最後是GIANT TCR SL2、普立碼CESENA這2台在考慮。

不過就那麼巧無意見找到S980這台車的拍賣訊息,突然覺得各方面都那麼的符合我的需求,於是開始上來爬文找資料。當然,看到不少正面的評價及肯定,自然,也看到不少人的"大肆"批評,實在覺得..不過買台車而已,不需要火藥味那麼濃厚吧!?在爬完相關文章後得知北部僅有汐止移動城堡單車有在賣,連絡過老闆後正好那幾天有一批車要交(12月初)就約好時間特地過去看車,雖無法試騎但老闆有將車架上練習台試踩,阿宏老闆的豪爽讓我們一聊就是2個半小時,當天晚上就掏錢出來下訂了,而且我朋友也一起下訂。

等了快一個月前天終於告知到車囉,昨晚下班就迫不及待的過去把車載回來,等了快一個月總算到手了^^




原廠附的胎是700x20C...沒騎過那麼細的胎實在有點怕怕的,所以請老闆換成23C的胎,一樣是KANDA的


朋友的S980則是換成黑色把手帶,這樣我們出去騎車時才容易分辨彼此的車.....哈哈
(阿宏老闆認真的在纏把手帶中...)


我們買的都是M號,原廠公布的數據170的人騎S即可,不過阿宏一直強烈建議我們騎M號的,他說原廠公布的號數都太小,我們的身材騎M號才會剛好(我170朋友171),S號會太小,上了訓練台實際踩過後覺得好像真是M號適合。臨走時請老闆量一下整車重量,我的M號成車是8.23KG,阿宏是說附的腳踏很重有3百多克,如果想輕量化的話是還有空間可以更輕,不過對我們這種肉腳來說應該感受不大吧!

等車的這半個多月以來總是滿心期待想要試試他的性能,不過這幾天雨都沒停過,看來要能帶她出去走走可能還要一段時間了

我知道也有不少人對S980不屑甚或批評攻擊,但我認為買什麼車都好,只要自己有做足功課,而不是盲目跟從,並且身體力行持續有恆的騎車,那就是值得的了!
所以我選擇在這比較單純沒有火藥味的地方分享,也希望多認識喜歡騎車的同好甚至是S980的車主,大家能夠一起分享騎乘心得及騎車知識,這才是最開心的事啊,畢竟車是用腳騎的,不是用嘴巴騎的!!

希望以後能在路上多遇到S980的車主啊~~哈哈
我週六去台中看s980,剛好xs有貨,當場就買回來了,還裝了n+1腳架(比露天還便宜,我以前買750,starbike才賣600),再加union馬錶(我之前用union無線的,覺得比其他牌都穩定),不過是買有線的,還送一顆starbike的隱藏電池,才400,真超值,真的不錯!感謝張店副不厭其煩的詳細解說…


這兩天試騎結果:

一、因為原本是騎mr4-se,ct盤,飛輪11-28,輪胎是24*0.9;目前這台s980飛輪是11-32,700*20C,平路當然是s980快一些;但爬大陡坡(我都是騎登山車也覺得很吃力的坡),mr4-se就小贏一些,因為輪胎24吋的關係,S980還得多出點力,因為輪胎尺寸比較大,所以,24吋輪胎配飛輪28齒與27吋多輪胎配飛輪32齒,好像還是24吋的比較輕鬆一些…剛好配合我現在的體能,所以也剛好。我那台大改的MR4-SE,在超級大陡坡還難得遇上對手,看來現在體能、腳力還有進步的空間…S980剛好還蠻接近MR4-SE 11-28 大陡坡踩踏的力道,這表示登山車可上去的陡坡,95%以上S980也上得去了…



二、S980車身剛性真是一級棒,遇坑洞,竟比mr4-se Q度還好,MR4-SE有一顆避震器,還改裝成不錯的,仍然不及S980這種鋼管車架…這種Q度,就像開車改裝好的避震器的感覺一樣,不會死硬,鋁車震得手發麻的情形不再有了…遇坑洞處理得很好,好像有加裝高級避震器一樣,感覺很讚!



三、強度,這就是S980的強項了,重踩時,不會有怪聲(MR4-SE雖然改了一堆東西,加裝鋁自潤軸承,但畢竟重踩時強度還是不太行,鋁畢竟是鋁,加上關節這麼多,也不能怪它)…原本考慮了不少車型,後來還是因為強度及持久度(年限、金屬疲乏、看過不少裂掉的車架)而選鋼管車…加上原廠的保固12年,張店副說沒保證卡也一樣,都不收錢…奇特的是它不重,全車7.6公斤,恐怕這種公斤數,價錢早破五、六萬了…



四、輪組…買這台車最重要的就是輪組是很超值的,買台G車,改個輪組,就得再花一大筆錢,這台車,好像什麼都不必改…唯一不順眼的是附贈的水壺架,可能得找一個比較有格調的…


五、變速器:原本的MR4-SE是用105套件,還不錯!最大的缺點,就是變把過大,根本抓不住…SRAM RIVAL 的最大好處,就是變把很小,掌握度好多了,大下坡時,這種變把就會比較能控制…至於變速品質,個人覺得兩者差不多,但RIVAL的大盤,小換大時,後面的飛輪要在小齒附近,才會好變,這一點比較不一樣…105的前變就比較可靠…



現在除了早晨的運動,上、下班也騎車,再測試一陣子…至於外型,鋼管車就這樣了,單一配色,無法強求,因為絕對比不上我大改的MR4-SE優雅…加上國旗…還以為老闆是老國民黨,沒想到是民進黨的,這真出乎我意料之外…
經過幾天的調校S980:本人身高163cm,體重目前56.7kg,騎xs,上管49.5,龍頭原廠配10cm…


騎了兩天,覺得肩頸很吃力,上坡的戰力也沒有原本的mr4-se強,所以,由於我是屬於腳長、身體短的體型,所以,上管、龍頭必須弄短!改為uno五公分超輕短龍頭,邊騎邊調校坐椅前後、高度後,終於開始騎得很輕鬆,也開始覺得這台車還真不錯。


由於我都是以爬山為主,而且是騎那種變態的超級大陡坡,現在爬坡的戰力應該和mr4-se相當了,很高興!也沒有要和人競速,純粹是自我的體能增進,不過在爬這種大陡坡,半年多以前開始騎MR4-SE的76公斤,上坡被一一超越,到現在的56.7公斤,可輕易超越別人,這種變化不可謂不大,體脂肪也接近10.0了…也比二十多年前的學生時代體重更輕,體力更好,所以再買一台S980來獎勵自己,也不算過份!


至於什麼輪組多好、花鼓多好、陶瓷BB多好,我是沒啥感覺,可能我之前的MR4-SE已經改到各方面都已經很不錯,所以感覺不會太大;但車身的強度就很明顯了,抽車、重踩,就可感覺這兩台車的差異,S980是完全沒雜音…最大的差別還有把手的震度,以往的MR4-SE有配拜訪的抽取式立桿龍頭、碳纖前叉,Q度已經提昇,但還是沒有鋼管車舒適…


由於我是自行車「重度使用者」,除了早上四、五點爬大山二十公里,外加上下班十公里,除非下雨(就早晚在家騎飛輪),否則一律是騎車出門,週六、日有時朋友邀約還會外加幾十公里,家中的轎車變得很少開,每兩個星期電瓶都要充電,要不然電瓶都快掛了…所以一台耐操、好騎、效率高的車對我而言相當重要…

看網上許多正面負面的評述,其實我都不管它,畢竟,騎順、騎得高興最重要,我只認為S980的C/P值高、耐操、輕巧、品質用料讚不用再改東改西,就這樣。


以上是我買S980一星期多的測試心得!
真羨慕半年瘦20公斤,除了每天騎車外,
飲食方面有特別控制嗎?

我也好想瘦的健康又帥氣!
不過龍頭5cm好像太短!

madmax04t2003 wrote:
經過幾天的調校S98...(恕刪)
其實飲食控制佔八成,我開始減肥後,早餐減半,午餐減半,晚餐只吃三份之一或是去買100元生魚片(生魚片營養很夠,加上吃了有飽足感,所以真的很有用)…湯不喝,喝普洱茶;油脂類多的一律不吃,含糖飲料不喝;餅乾、零食都一律不沾;連水都只喝一兩口(據說只要心臟不差,不喝水可讓身體急籧惡化,加速脂肪的燃燒,不過這個理論可能很多人都不認同),運動加倍,我幾乎早、晚都騎車。


大約十天後,肝臟的脂肪被消耗完後,就會開始燃燒皮下脂肪。此時可以說是啟動機制開始,體重下降速度就會很快,兩個月後,我從76變為65kg;後來就覺得不是很難,就順水推舟,想讓腹肌現形,一路就減到57公斤…此時的體重減少後,體能會一直增加,由於減了「兩台自行車的重量」,騎車更輕鬆,以前等於多背了兩台自行車在身上,所以身體變輕後,運動量也無形中隨之加大,心肺功能變更佳,而讓脂肪的燃燒更快、更有效率!


其實當你減六、七公斤後,就會形成一種成就感,此時就不覺得苦,還是剛開始的兩星期,是最難的,給您做參考!



龍頭我有三支,10、8、5cm,可能我身體的比例是腳長、身體短,三支都試過,就是5cm讓我肩、頸最不容易酸痛…我也不知道正不正確,可是這是試出來的…
真巧小弟跟M大一樣,同時擁有S980跟MR4,
同時也是單車通勤上班族,
不過我是先購買S980後,因為北部陰雨綿綿,
S980幾乎很少出場,思索台北的天氣與自己的騎車習慣後,
隔了兩週又在網拍上找了一台MR4已改彎把TIAGRA 18速的二手車,
降雨機率低的時候,又想練車時S980就可以出場了,
有降雨機率時就換成MR4出場,
另一方面太座有時候賞臉願意一起騎車時,MR4就給太座騎,
MR4輪圈跟低跨點讓太座比較不會害怕,
加上太座不喜歡太趴,所以順便加裝輔助煞把﹝前一台PERFORMER公路車也有裝﹞,
結果太座超愛握平把位,我個人上班途中也超愛握平把位,
畢竟穿的不是車衣而是上班服加上通勤時某些路段容易遇上塞車,
輔助煞把的功能就出來了,雖然蠻多人不推薦輔煞,但我個人是超愛用輔助煞把的。

龍頭部分我也是換成8公分的,
因為小弟手臂較短,平衡舒適度後,還是8公分比較適合。

另外M大減重經驗真的很棒,有機會碰面時打個招呼吧!



過零汀洋

metallica wrote:
想找一台鋼管公路車收...(恕刪)


大家好~
小弟本來是騎登山車的,因想在購入公路車
而近期也發現到S980這款國產製的鋼管公路車(喜歡細管)
特別下台中看實車試騎..車身輕巧外觀簡單
於是定了車,隔2天就開車把S980載回來
很開心,我的第一部公路車
在這先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madmax04t2003 wrote:
經過幾天的調校S98...(恕刪)


別用5公分龍頭

重心全在前面

madmax04t2003 wrote:
龍頭我有三支,10、8、5cm,可能我身體的比例是腳長、身體短,三支都試過,就是5cm讓我肩、頸最不容易酸痛…我也不知道正不正確,可是這是試出來的…


因為此車頭管超短 但是
低於八公分的龍頭在公路車上是蠻不正常的
可以試試把八公分的龍頭增加一些墊片
或者仰角向上
仰角向上墊片也多了 還可以試試換角度大一點的
ps淺見 公路車大於正十度也蠻不正常的
再不然還有選擇
換窄些的把手
reach小的把手

這些選項都比5公分正常多了T T
了解!我再試試!

不過每次去車店量、調整回來後(座墊高度、坐墊到龍頭距離、坐上去身體與手呈九十度),我都騎得肩頸痛到受不了,我之前就有五十肩了…所以,只要稍微騎趴一點,就慘了!騎不到30公里,肩頸就開始劇烈疼痛…甚至腰椎感覺比以前酸,一副快閃到腰的樣子…


倒是調整成龍頭五公分後…昨天騎去台中的四方宮、中正露營區,來回六十多公里都還正常,剛剛又幾了兩三座陡坡,連腰椎的壓力也沒有之前大,不會感覺把腰椎旁的肌肉逼到極限的感覺…感覺舒服多了…


所以,我也不知道理論與實際,到底哪種正確??


倒是我想把頭管加個加高龍頭,可是線太短了,而且車店說已經墊四片,很高了,再高就不穩了…可我之前的mr4-se加了拜訪的加高立管後,和這台車,真的是高非常多,但騎起來覺得更是輕鬆很多…而現在騎s980已經比以前的mr4-se低很多了,大概身體的柔軟度不好,加上還沒適應吧…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