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請你說明 C2跟ADV路感的差別,還有原廠輪組跟三級輪組還有一級輪組的差別。
這裡的大家都是選手級別的 輸出都三,五百瓦起跳?????
車子的差別,就是重一點,剛性沒差那麼多。怎好像傳到大家上車用力一採都會型變一樣。
都是大力金鋼腿?????
...............................................................................
神之軌跡MK-II wrote:
我也不是想跟誰爭什麼...(恕刪)
您的邏輯也同樣有趣
我是蠻有性趣聽你分析COMP舒適,ADV硬朗
意思是說,只有選手級的才分的出來一級輪組和三級輪組的差別?
只有選手級的,才分的出來ADV車價和COMP車架不同在哪裡?
我上面說明主要是在強調c2沒那麼「軟」,那裡有表達出只有選手級才分的出輪組跟車架的差別???
再根據您的意思推估,花錢買一級輪組和ADV的,如果不是選手級的,都是買虛榮心和炫耀性的羅?
您的推估也同樣有趣,我上面用的那組字組是表達出這樣的想法??
................................................................................
bco wrote:
據我所知~~
comp的車架也是整車都是carbon的~~
跟AD3比起來只是carbon的等級不同而已~~
comp是用T600的carbon~~AD3是用T700~~
不同的carbon材質會不會造成路感不同~這我就不曉得囉~~
另外就是下管的管形不同~~
coomp是三角形~~AD3是四方形~~
我體重也是90kg~~騎comp2~~
騎到現在約1000km~~還感覺不出車架軟在哪?
當然沒騎過AD3~~所以跟AD3比是不是真的比較差也不知~~
只是想告訴你90kg騎comp2沒問題的啦~~
這位車友只是分享心得和據他所知,你說他的發言具有誤導性,單純想糾正罷了,上面那句話有誤導性???,他的發言主要是在強調90kg騎comp2沒問題,還是我解讀能力那有問題??
現在路上一堆人用一級東西跑
又有幾個知道效能?
個人零件慢慢一路玩來
真很佩服用一級零件 卻跑出入門車手成績的人
因為
用越級東西跑 說我個人感覺跟心得
一點都不好用
因為
根本不會有零件給人回饋感覺
反而難騎
看一堆人 說試車試輪子心得
看完都很想笑
說馬上換上山實驗 明明腳力可能一小時200W實力
用一級輪 說能用更重齒比上山.............
其實很多一級輪 真的要有一小時300W-400w實力 才能慢慢出現回饋感
當然包含車架等因數
很多人常說某某都車架軟
說真的
可能是自己腳力或是迴轉技術明明不夠 沒了應有回饋
其實就是零件需求功率比你輸出功率高
就是一堆人說的硬
錯覺就是托 軟
應該你驅動不了
一點心得
個人原先用XR300手編輪
練了一陣子車子
感覺輪組越騎越輕了 33-35時速以上有回饋明顯出來 這回饋出來後越轉越好騎
但是 這回饋的感覺 是在瞎貓上車後給了我答案
後來換瞎貓
恩 一換 感覺..............真的拖到有夠給它鳥 有夠難騎 齒比要更輕才拉的動
這是一級輪??
輪圈 總重都一樣 胎一樣 設定一樣
一值思索 怎麼感覺這樣軟 托??
是真的軟 還是我這輪子中籤王 有問題 還拆下來整個解體研究
這是比賽輪 更是環法車手過去用過的
我腳力...........不可能比人強吧
又練一陣子
原來 ..........瞎貓 真很硬
要約40以上速度 才慢慢出現XD300手編輪的回饋感覺
是的
要很高速度 也就是要很大公率驅動它的回饋
就是因為剛換瞎貓
卻一值找XR300回饋感覺
我一值感覺瞎貓托 軟
因為
我餵不飽這輪子 剛換經常騎到腳硬
這是XR300沒有的感覺
因為XR300很好餵飽
就這樣
為了找回饋感覺 反而會越摧越快 ..................
但
這經驗咬能先有長時間經驗趣味飽某一輪組
享受過這快感
才會去追 更高及零件應有的回饋
所以
多少腳力用多少級零件 相配合 才能相輔相成 享受樂趣
當然
響硬碰硬 練腳力 用一及東西 也不反對 只是 可能要很久 才能享受到真正快感
最近實驗朋友的一級車架 個人感覺更加明顯
不知道等級的話 還真感覺托
想一想 恩 我腳力只有不入級吧 一級對我.........太硬
踩不動 應該說 踩不出來回饋
糟蹋了車架
軟 托 沒回饋 有回饋 傻傻分不清楚 一堆人嘴砲啊..................
就這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