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車是從價值觀,而不是從價格去判斷,我不會去購買這台車,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價值,當一台車沒了頭標,沒了外觀圖裝及貼紙,我對他說不出一個所以然,這台車就沒有價值感存在,我在過去努力賺取每一分錢,現在則是用心揮灑每一張鈔票!
對我來講生命的每一天是建立在價值上,當然這一點是需要站在現實面上考量,一個人要心有餘力,才能擺脫以價格去約束生活。當商品從發想到推出需要一些挑戰,然而一個出發點的方向,將影響未來前途的航向,一步錯步步錯~當未來的心力再調整及修正上,往前行進的速度將會減緩,甚至提前面對疲憊鬆弛,最後半途而廢鎩羽而歸。
在動物的生存本能中,只有弱小心虛體質,才會一見面就張牙舞爪,這點在人生旅途或商業競爭上,也是處處可見稀疏平常,那有如少女第一次自行上妝,當然只要把簡單的事物加上科學數據 ,那就會被稱為一們專業學問,當有心投入經典鋼管車市場,就應該用點心去理解鋼管車的本質及精神,嘩眾取寵絕對可以熱鬧開賣,但能撐多久那將是現實答案。
以下是給兩位設計師的建議
在隆紳找一套最基本的不鏽鋼lug,買一車份高階管材及其他車架選配,,接著是自行研磨車架上其餘小配件,如上管後煞車導線豆及下鏈支導線豆,因為市售的這些小東西都很難看,最後請隆紳柯老闆幫你切割一份後上鏈支貼片(或插片),也就是將一台車架構成要件備齊。
首先好好的將lug的邊緣修整成九十度,可以的話再加一點巧思或磨或鑽作出造型,再將他裡外全拋亮到光可鑑人,這一點包含五通及前後勾爪跟所有其他配件。最後灑上用太白粉隔絕濕氣,將所有車身管材導角切割完成後,再用挫刀將管材結合面修整整,最後一樣將他們拋亮用太白粉隔絕濕氣。
當所有管材等配件被其後,將他們固定到手術台上校正,校正完成後再將配件修磨一次,直到將管材套上lug再手術台不需再校正為止。這一點在台灣量化生產線較難,通常台灣是燒製後再校正,但國外一流品牌質化生產線,絕對是校正後再進行燒製,這一點除了精度以外,另外就是避免所謂真氣亂竄,有興趣車友不彷找不要的車架,將他的上管及下管在頭管附近切斷,再看看那兩根管材是不是還會在同一個點上?
在燒製車架前為了強度,避開點焊改用卯釘固定,接著用六百度銀焊燒製。
車架燒製完成後再拋光研磨一次,並將lug與管材接觸處修整乾淨,我想如果兩位設計師走到這裡,所有步驟都是親力親為用自己雙手完成(燒製以外),這時再回頭看看現階段的商品,我想你們會有不同的想法。當然如果兩位設計師跟柯老闆談過,應該聽過柯老闆跟你們談過上述所有步驟。當然我保留了某些部份,有些內容我用較白話的方式表達。
因系統忙碌, 儲存文章需要較多時間, 送出文章時請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