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明,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僅就我個人的體力來做分析。
第一台105三盤配11~25飛輪。三台裡面比較均衡的配置,雖然有三盤,但是超過12%的坡也是要配合抽車跟坐姿交互換。6%以上的爬坡不算輕鬆,但也不至於爆心跳,一樣是抽車跟坐姿交互換。
第二台Tiagra CT盤配11~25飛輪。爬坡能力三台之中最差,但是少了救命盤反而是鍛練自己的好車子。最近想要換成標準盤。偶而用重齒比來練習,感覺腿力進步得比較快,前提是在膝蓋可以負擔的情況下。這台我可以攻略的最大坡度大概10%。
第三台是唯一的平把2303+sora,三盤53、42、30,飛輪11-34T,帳面上看起來這台車應該是適應性最好的一台才是。不過實際騎乘卻不是這麼回事, 首先是前面有人提過的齒比綿密度的問題,常常遇到進一檔太重,退一檔又太輕的尷尬情形,還好是有三盤可以用,遇到這種情形就用替代的檔位就好了。 如果只談10%以上的爬坡能力這台算是最優的沒錯,攻略陡坡的能力三台最優,坐著踩就可以輕鬆12%的坡,但是一樣會遇到齒比不夠綿密的問題。還有用上30-34的時候,真的比走路還慢,但是也不會覺得很累就是了,最陡坡攻略過15%的坡而且還不用抽車。雖然攻陡坡能力很優,但是實際上完成的時間卻是三台最慢的,原因就是被齒比拖累的。這台的配置比較適合慢慢地騎輕鬆地騎,有時只想看看風景的話,這台真的很不錯。而彎把的公路車要慢慢騎還真的不好騎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