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心去體會,可以慢體會出用五通的彈力去幫助踩踏,等到能掌握進而運用的時候就是換車的時候,因為腳力
進步了會想踩更快,但是回彈反而會干擾踩踏,但是確實是新手練習的好車,不過進步越快換車的小惡魔出現越快.
至於版主問 Composite 2+改裝約1萬3千塊的輪組 會不會比 SL2 原車還要好爬坡呢
以同樣的輸出應該SL2比較有優勢,因為鋁合金夠硬傳輸效率高,給多少力就給你多少速度, 五通變形量幾乎少到感
覺不到,但是五通不變形也不好抓踩踏的節奏,可能會越騎越快過快的消耗體力而爆掉,所以怎麼去運用這兩台車才是
重點,不過SL2的車架比較有延展性,給甚麼大盤輪組就會顯現出什麼效果,所以自己也是換了這台.
上面有車友問:捷安特美利達難道做不出所謂騎起來很硬的車嗎?
有,就是SL系列的鋁合金車架,只是大家太小看這車架了,重量又輕又硬,捷安特還故意把塗裝弄得很醜,雖然是高架鋁
車,但是設定在低階成車,騎過一級碳纖SL2根本不輸,所以塗裝醜是沒辦法,漂亮的話IPS車架要賣誰,所以自己把10
多萬的鋼管車放在那邊,反而去賣四萬多的SL2,只能說一點都沒後悔騎得很爽.
TCR C2本來就是定位在入門休閒的
如果要專業競賽的 不太可能會去選那種等級的車款吧
不過路感是滿不錯的 不會很顛
至於軟不軟 個人腳力不是很厲害
沒像某些神人可以踩到軟掉

如果是入門的想買足碳纖的欲望 我覺得TCR C2可以考慮
如果是要換車 到不如買AD系列的 或是買SL系列
SL2 跟 COMP2 兩個曲調完全不同哦
說說我的感想吧!!我是騎COMP2的
32T 是不錯...只不過那是一開始騎的時候用的到
後期漸漸用不太到..慢慢變成救命盤了...
配原廠輪組踩踏起來有比較重腳一點..
臺北觀音山COMP2(SR-2)34配21-24
比我朋友的路得903-27(洗馬路R500輪圈)的39+23-25還要重腳一點點..
不知道是為什麼..先把她歸咎於輪組囉..我朋友是說輪胎啦..
在來車身軟不軟硬不硬..我是騎不太出來啦..
抽車的話TCR後輪比較不會跳離開路面..相較之下903-27會跳離開
只是最近異音變多了...我朋友是說鋼絲..我是覺得BB..
最近有想換輪組的念頭...
SR-2真的事練腿用的..
昨天各騎對方腳踏車上觀音山
這是我跟我朋友騎我那台之後的總結..
最後..買車買喜歡的..不要因為價錢..
價錢不夠就先不要買..也不要將就自己退而求其次而亂買
最近TCR2011才剛出!!選擇又更多了哦
多比較多看看..我的建議也是看看就好!!
讓你有個底而已啦!!
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後就趕快去買
因為大家的推薦是無止盡的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嘛
今天我如果找住豪宅的還是超級運動員來聊
可能推薦的都是限量頂級款式或配備
但現階段自己的需求與能力根本不可能到那裡
因此當然也不會找這樣的人來做推薦
車店的技師曾經說
要是把碳纖的坐墊借給我騎
我又要怪他放毒了
之後一般的坐墊都會看不上了
想想真是有道理
小弟也是騎C2
看到雜誌上也是說日後有能力的話
建議換一組輪
但其實和車店出去騎很多次
從來也沒有其他車友說這組輪不好
其他車友騎跑零和碳纖板輪的也很多
騎的飛快但用原廠輪的也大有人在
我是沒有騎過其他的輪組
以小弟現在的腳力平路也領多騎到40初
一但上坡就只能靠大飛輪來慢慢龜了
換了輪組我想也不會差太多
主要是自己的能力不夠的關係
------------------------------------------------------
以上都是廢話
針對板大的需求
我自己是換了SRAM S30的二級鋁框
但是只有從車店騎回家而已
還沒有真正上路試看看
這樣算一算
整台車的價錢也和AD2差不多了
不過我的輪組比他好

為什麼換這組輪??
因為我認為15000~20000應該可以算中階了吧
車架等級算是入門攤纖車
當然要配相當的輪組才適當
配了五萬的輪組以後
我想沒多久就會想換車架了
因為輪組的性能被車架限制住了吧
自己的需求跟板大差不多(C2+換輪組)
板大可以參考看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