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了解自己身體各部位的尺寸所對應的數據(專業網站上有提供計算),一來可以正確的選擇車架,二來可以作為日後調整的基準參考值。
2.了解與學習正確的騎乘姿勢及出力方式(買書或是看選手比賽的影片),就算有準確的車架設定而沒有正確的騎車方式也是枉然。
3.公路車之所以會快,就是因為經過設計的騎程姿勢造就了低風阻和更協調的肌肉出力,每一部份的調整都是牽一髮動全身,調整有一定的原則,但沒有絕對的值,因為身體的柔軟度會越來越好,習慣的迴轉速會越來越高,出力的方式也會隨著經驗及肌肉強度提升有些許的差異。
光看你的車就可以知道你的騎姿有很大的問題,椅墊前移又降低、龍頭抬高上翹,肯定你是腰背打直、抬頭挺胸、手打直撐著龍頭騎車對吧,該痛的地方應該都痛了吧。坐墊與龍頭的高低落差影響了坐姿(柔軟度)與風阻,同時也決定了身體重心的位置(你的座艙被調的太小,所以只能抬頭挺胸,上半身重量全部落在屁股上,不痛都難,想知道為什麼大家騎公路車都要"拱背挺腰"肚子呼吸,請自己去做功課)。坐墊的前後移,影響了出力大小與踏頻快慢,但這項調整是有基本運動力學的原則,你自己亂調,膝蓋很容易就受傷了(膝蓋前端超出踏板中軸,並非不能超過,但明顯的你超過太多)。龍頭主要是讓你雙臂微彎輕抓著讓上半身穩定用的,不是讓你把上半身的重量用手打直撐在龍頭上。這些又牽扯到你的腹背肩的肌肉強度與柔軟度,而且當你調整了某項以後,你必須考慮對其他項目的影響,進而也微調其他項目。自己去了解吧,你該做的功課還差很多,很難用一篇回文就說的詳盡。
不要斷章取義、閉門造車,更不要以為花錢作fitting就可以一勞永逸。
- 座墊"正裝"回來 (利於調整座墊角度,同時調整座墊前後至及"膝面/踏板軸心"正常)
- 座墊調到"水平" (先前二圖座管/座墊位置差那麼多,踩起來膝蓋曲度差不多就是因為椅面水平差距太大所致)
- 座管"再次"降低 (試著降到比圖二更低一些的高度,直到膝蓋曲度正常)
- 重覆確認"膝面/踏板軸心"及"膝蓋曲度/踏板下死點",直到兩邊都正常為止
完成為您可能會發現座墊高度比現在還低,到時候就也許就可以考慮調低龍頭、甚至重買一隻比較短的龍頭吧,祝好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