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Fitting 的迷思 求教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沒做功課!

1.先了解自己身體各部位的尺寸所對應的數據(專業網站上有提供計算),一來可以正確的選擇車架,二來可以作為日後調整的基準參考值。

2.了解與學習正確的騎乘姿勢及出力方式(買書或是看選手比賽的影片),就算有準確的車架設定而沒有正確的騎車方式也是枉然。

3.公路車之所以會快,就是因為經過設計的騎程姿勢造就了低風阻和更協調的肌肉出力,每一部份的調整都是牽一髮動全身,調整有一定的原則,但沒有絕對的值,因為身體的柔軟度會越來越好,習慣的迴轉速會越來越高,出力的方式也會隨著經驗及肌肉強度提升有些許的差異。

光看你的車就可以知道你的騎姿有很大的問題,椅墊前移又降低、龍頭抬高上翹,肯定你是腰背打直、抬頭挺胸、手打直撐著龍頭騎車對吧,該痛的地方應該都痛了吧。坐墊與龍頭的高低落差影響了坐姿(柔軟度)與風阻,同時也決定了身體重心的位置(你的座艙被調的太小,所以只能抬頭挺胸,上半身重量全部落在屁股上,不痛都難,想知道為什麼大家騎公路車都要"拱背挺腰"肚子呼吸,請自己去做功課)。坐墊的前後移,影響了出力大小與踏頻快慢,但這項調整是有基本運動力學的原則,你自己亂調,膝蓋很容易就受傷了(膝蓋前端超出踏板中軸,並非不能超過,但明顯的你超過太多)。龍頭主要是讓你雙臂微彎輕抓著讓上半身穩定用的,不是讓你把上半身的重量用手打直撐在龍頭上。這些又牽扯到你的腹背肩的肌肉強度與柔軟度,而且當你調整了某項以後,你必須考慮對其他項目的影響,進而也微調其他項目。自己去了解吧,你該做的功課還差很多,很難用一篇回文就說的詳盡。

不要斷章取義、閉門造車,更不要以為花錢作fitting就可以一勞永逸。

每天看這些討論可以增長常識很好。
就小弟所知道的~~應該是先決定座艙大小再來決定龍頭角度跟長短!!!

說真的~~只要大大您騎的開心就好了!!
厚黑鬼谷~我輩之風! 我要努力的超越我想超越的人
其它部份先不管,樓主可以試試:
- 座墊"正裝"回來 (利於調整座墊角度,同時調整座墊前後至及"膝面/踏板軸心"正常)
- 座墊調到"水平" (先前二圖座管/座墊位置差那麼多,踩起來膝蓋曲度差不多就是因為椅面水平差距太大所致)
- 座管"再次"降低 (試著降到比圖二更低一些的高度,直到膝蓋曲度正常)
- 重覆確認"膝面/踏板軸心"及"膝蓋曲度/踏板下死點",直到兩邊都正常為止

完成為您可能會發現座墊高度比現在還低,到時候就也許就可以考慮調低龍頭、甚至重買一隻比較短的龍頭吧,祝好運~~





OK 感謝各位先進回文

基本的我先調回原車設計 降低龍頭 再騎一陣子看看
范代九郎 wrote:
大家都把自已當成阿姆斯壯在用,當成自己在比環法、環義大賽
大家有想到最初起心動念開始騎車的那個意念?


我還真看不懂 . . .

你的意思是說,只要照著剛開始騎車的那個意念去騎,Fitting 根本不重要嗎?

我認識好幾個車友,他們騎車的目標就是要站上頒獎台耶,那這樣 Fitting 應該很重要吧?
www.cycliving.com
明明就是在討論滿有用的東西
偏偏就有人要出面反諷大家都自以為職業選手

休閒騎乘的fitting就不重要?
正確的騎乘 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 這是基本的吧

不敢說網路上三言二語就準確
但是樓主的設定 眼沒瞎的人都知道有問題
說到後來卻有人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就是眾人是是自以為專業的單車大頭鬼
這種邏輯能力絕對是無敵強大
差了一張版主自己跨上車的照片吧!
搞不好是本身騎姿有問題!......
collin chen
bdo wrote:
請問小弟也恰好168...(恕刪)


一六八買tcr買xs比較剛好 坐倚手把高度會比較有落差

s是可以騎但可能龍頭跟坐倚高度接近平行 而且上管比xs長一點五公分 身高不夠高不要小看這一點五公分

龍頭公路車換越短越不好看 且太短操控會變太靈敏

千萬不要聽車店建議就買車 想當初我就是受害者
車會調整成這樣,真的是無言。
與其讓不認識開版大的車友們,幫你隔空抓藥。
誠心建議,請開板大先去買幾本書籍回來參考一下。
1.單車學校的52堂課
2.Bicycle Club雜誌
-----
我從來不認為,車子要特別靠什麼測量與設定才能騎。
說句難聽的,那怕是聽了車友的建議調整。
車主也不見得會騎的舒服。
要讓自己的車好騎,要先認識自己的身體。
起碼要建立起"基本的騎姿",再談車的設定。
-----
先看書,書中系統化的方式可以了解基本概念。
若是只調整車,人卻沒有基本技巧。
這樣只會流於形式。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