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教前輩] 關於抽車技巧

想太多了吧!
沒有什麼奧妙不奧妙的可講
因為在下其實抽車很弱!
我只是想請你看看他抽車多快又多持久!

此外
有些抽很大的選手
爬坡段高達2成以上都用抽的

我只是想說
抽車不難
但是要又快又有效率則很難
絕對有討論的必要
舉目皆可見的"兒戲抽車"根本不能當做抽車很簡單的證據

再說不下車也不代表沒有爆很大
搞不好你逼近定竿邊緣好幾次

我家附近有兩家國小一家國中
常見兒戲抽車
結果比我騎平價16吋單速小折還慢
迴轉速和速度不知道(誰會在那上面裝迴轉速表呀....我只是用來去便利商店...至於幹麼買摺疊的...你去問我爸..這車根本沒在折...)
我只知道我騎得很悠閒....
iwasafool wrote:
想太多了吧!
沒有什麼奧妙不奧妙的可講
因為在下其實抽車很弱!
我只是想請你看看他抽車多快又多持久!

那不才來發表一下淺見!
看過多部 Lance Armstrong 的比賽,發現 Armstrong(其他選手就沒多注意了)抽坡時,應該不是剛好就是使用略重的齒比,一但坐下後便會放輕齒比拉高迴轉做回復....
能抽這樣高的迴轉,因為他們是TOP級的選手嘛!
能抽這麼久不單是腿力好;長期訓練的心肺功能.血中的高帶氧量.比其他選手更高的乳酸域&無氧域.平時的飲食.比賽時車隊的補給品和飲料(水壺裡的不是白開水).....
這些都是造成這 經典片段 的原因........
抽的又快又有效率很簡單,但要抽的久.車速快就不簡單了,像 Cadel Evans 就不行....
Cadel Evans 都不行了,何況是大家......
抽的又快又有效率真的不難,對選手而言這也只是基本的!
但要像 Lance Armstrong ..........作夢比較快....

以上淺見......
希望有先進能指導一下不才的論點......

不才常爆,但不會讓自己爆很大,這是基本的自我控制.....
定竿邊緣.......只有高雄的"大自然"有過這種經驗....
collin chen
嗯,同意。心肺功能差太多了。之前有一篇報導說壯哥跑全馬表演,輕輕鬆鬆跑進3小時以內,完全沒訓綀過。只能說是天才
抽車也是小弟最近很有興趣的課題~~ 因為小弟是用定趾器(狗嘴套),所以我最常參考的抽車影片是1985年的電影"American Flyers",當年卡踏尚未流行,裡面所有的車手都是用定趾器

雖然電影的參考價值有限,但看得出來定趾器一樣有拉提的效果,而且抽車的姿勢也和現在差不多

最近試著在熟悉並且沒人車的坡道上把定趾器束緊嘗試抽車,但總是無法抓到很規律的節奏... 踩踏非常亂,也總是騎不直,所以最近騎觀音山都還是乖乖地一路坐著騎,尤其束緊的狗嘴套脫套真的很恐怖(小弟沒用過卡踏,但至少卡踏脫卡不用用到手對吧...)

Bicycle Club第一期看了N遍,最近新出黃色那本單車科學的書也翻快爛掉了,但還是無法做到書裡說的任何一點

不過那本單車科學書裡對抽車的分析其實不會很正面,在科學測驗下抽車似乎既費力又不快,還不如坐著騎。

下一期的Bicycle Club主題就是站立騎乘,希望能再得到一些啟發
俞氏鶴頸蛙 wrote:
抽車也是小弟最近很有...(恕刪)

忘了提醒 余大 ......
腳掌的角度很重要,要微微再微微的內八....
要練一段蠻長的時間
練到踩一般踏板腳也要是自然這個角度!
因為您只是上束踏;並無上束踏用的鞋底板,上述的東西就非練不可了!
總是無法抓到很規律的節奏... 踩踏非常亂,也總是騎不直,就是"未定趾"......
collin chen
collin0404 wrote:
忘了提醒 余大 .....(恕刪)

書上有提過微內八這件事,小弟也試了,但就是得不著要領.... 這真的要耐著性子慢慢練,我還記得以前高中初學桌球時一直無法學會"抽球"(天啊~~ 看來我對"抽"字輩的東西特別沒天分),但死命練了半年後有一天就突然會了~~ 那種感覺很奇妙,就是"開竅"

其實collin大前面有一個回文真是問出小弟心中的疑惑: 印象裡我本來是會抽車的... 高中時天天要騎單速的通勤車過復旦橋(嗯~~ 老台北人的回憶),那時都是一路抽上去(應該有一分鐘左右吧),完全不會喘,直覺就是比坐著騎省力

回想起來高中時的體力當然比現在好(自認體力的高峰在大一大二左右),所以完全感覺不到站著騎會累。當年身高和現在一樣176cm,體重比現在輕個五公斤左右(現在約65公斤)

現在居然完全不會抽車了... 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對厚我都忘了我是穿普通運動鞋這回事... 難怪腳還是會亂跑。

就是因為有這些難關要突破才讓騎自行車變得如此有趣! 真希望今年夏天有機會騎上武嶺~~~ 目前騎R2000已經可以用38t-24t不落地直上觀音山了(凌雲路),再練幾天應該可以騎42t-24t的Roadace直上吧??
內八 不就退卡了?
內八 不就退卡了?
內八 不就退卡了?
ColnagoLauMu wrote:
內八 不就退卡了?內...(恕刪)

人家說的是定趾器 狗嘴套
沒人在說卡踏= =
wkchang1 wrote:
嗯,同意。心肺功能差...(恕刪)



因為他以前是三鐵選手。



我覺得真正的高手好像很少來01,或是發言....


還是問真正的"選手" 會比較有收穫


p.s collin兄 每回提的論點 都很道理說,o1的清流~
Top-Secret wrote:
話說這期的 bicycle club 06
今中大介 所演示的上坡抽車
居然是抓下把的.... 我是知道傳奇車手 海盜 是用下把站姿抽車
沒想到今中先生 也教這招
總覺得很難試...(恕刪)


抽車基本上有上把位跟下把位, 像潘塔尼(1998環法冠軍)就是下把位, 但絕大多數車友都是採用Armstrong(1999~2005環法冠軍)的上把位抽車

下把位我只知道風阻低, 但抽車除非是平路衝刺(時速動則50km/h以上),不然爬坡的風阻差不會太多

上把位好處就多了,一來是身體姿勢好調整,活動空間大,腰部曲度不用像下把位一樣,而且控車性強,身體重心轉移性佳,膝蓋不易碰撞到手把或手肘, 中途變速或煞車的控制力也會比下把位來的好, 力量傳導直接,手肘出力相較下把位來的少

Bicycle Club 6比較今中大介與初學者的抽車,兩人用不同的把位,這樣是不對的,會讓人誤以為上把抽車是錯誤的

但其實頂多是姿勢有小錯誤,上把抽車使用的人比今中大介示範的下把抽車還要多,而且更適合山路使用,平路抽車比較適合下把位

對上把抽車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Bicycle Club 1,裡面有教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