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碟煞版的公路車

這台如何??



貨真價實的車。是你沒花功夫去找喔!!
據我所了解,這台車是標榜公路車(全車碳纖維)的輕巧結合登山車(車架幾何)的設定。可以混用。
至於詳細資料,恐怕得請你自己去ORBEA得北中南旗艦店問了。
http://www.mountaincycle.com/heritage/stumptown

Mountain Cycle 有出過一台 參考一下.
頭緒霸 wrote:
全~~~~~~~~~...(恕刪)


嗯...所以裝好碟煞後,應該也要裝上ABS,
這樣晴天雨天都不怕了!!
23C、25C也不會打滑了 XD

我是來亂的Orz...
煞車那麼強做啥??? 要玩甩尾嗎???
人基本的60公斤 騎在10公斤不到的車上 已經頭重腳輕

花錢買煞很緊的東西 只是浪費錢兼玩命
面對煞車 我認為上路前就要有個概念
煞車是減速用 不是要一按就停 不是開車 還玩100公里 30公尺能不能煞住
上坡基本速度有限 下坡本來就應該慢慢下 多少單車族下坡摔得一身傷????

如果要玩快的 就去參加比賽 比賽的時候有道路管制 那時候才能放心騎快
一般路上騎 沒有人衝那麼快吧???

而且要買好煞車之前 是不是先問問自己 到達了選手級了嗎???
頭緒霸 wrote:
全~~~~~~~~~~~錯

應該是制動力大於抓地力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危險

詳情請見2008年環法自行車大賽張壽深在轉播中曾經提到過~~

簡單來講裝碟煞是沒個用的! 煞的再死~~ 輪胎才700*20~23C 根本抓不住地面

以你舉的兩個例子來說根本就是

煞車的時候光輪胎打滑一點用都沒有! 反而更危險而已
.(恕刪)


電視轉播名嘴與股市名嘴是同一種人...這種人就是他們都不是賽事中的得獎者與股市大亨...聽老師的話...就能賺大錢?...偏偏那些老師不是住套房就是住病房了阿!...(阿..還有內線交易的牢房)

碟煞因為力道強反應快行程短...可以涵蓋C夾能有的效能且超過不少...碟煞可以模擬C夾的煞車力道...阿就輕輕按就可以減速了阿...

但是C夾卻無法模擬碟煞...(行程..反應速度..力道..制動力..)

難道你的煞車只有2個方案?...1用力按到底...2或是完全不按煞車...2種方案?...

不管什麼種類的煞車都可以循序漸進的作動阿...難道你的碟煞是用電子開關的?...只有ON...OFF?

怕23C抓不住地面?...可以調整煞車力道讓他只達到該輪胎抓地力的臨界點阿...煞把上調整螺絲多放一些就可以了...

.............

放眼看去所有市面上有裝輪子的車子...只有越來越強的煞車...還沒看過越來越弱的煞車...

.............

公路車賽事上不使用碟煞原因...我想是幾個問題...

1重量..
2風阻..
3現場維修調整不易..使用碟煞的車友就會知道..拆一次輪子就有可能必須要調整一次間距(當然有的時候會正常但是也有時候不正常)...並不像CV夾那般容許誤差大...環法賽事中在路邊維修換輪組的情況也不少...若是調整碟煞要浪費多少時間?...
4使用環境不需要那樣的制動力..因為整段賽事中只有拼命往前衝..就連下坡都死命的踏了..煞車只要能夠用來減速便可..煞車按到底的時間應該只有過了終點線才有用到..
公路車專用的碟煞力道沒有那麼強拉~你們真的用過嗎

甩把行程短相對的碟煞的力舉點比登山車的來的短~力量就小的多~

小弟有一次騎c夾公路車 一時失神沒注意前方轎車右轉檔住去路
第一時間用左手煞車鎖死前輪 想當然是後輪騰空
還好小弟握下把重心放低 身體沒有飛出去
後輪落地後 車子還保持平衡繼續前行 繞過轎車.....

jochggg wrote:
Vaden兄說的應該...(恕刪)


您保養的真好~騎這麼久了而且還是白色的車架,整個看起來跟新車一樣
發憤圖強 wrote:
公路車專用的碟煞力道沒有那麼強拉~你們真的用過嗎

甩把行程短相對的碟煞的力舉點比登山車的來的短~力量就小的多~...(恕刪)

+1

碟煞力道不一定都是那麼強,有的甚至比V夾還弱(尤其公路車用的大多是線控碟煞)...就看怎麼配置煞把,卡鉗及碟盤.
用碟煞的好處是比較線性,能耐各種氣候,不用怕泥土刮傷輪圈..
缺點是重,零件多,車架碟煞座不好設計..(競速型公路車的後三角越做越細可能撐不住煞車力道...)

C夾的好處就是輕而已...
不管碟煞或是C夾,只要是操作不當,當然就會發生意外...
免責聲明:以上言論為玩笑話,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 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碟煞車在公路車中消失主要是UCI 禁止公路車碟煞在Cross Country 比賽中使用 (這是公路車車的另一種分支比賽) 通常都是泥濘的泥土路.
所以慢慢的公路車碟煞車型都慢慢消失
有很多東西不是好與不好.. 只是規定不準,照成曝光率低就沒必要生產做了.

其實看過比賽場地的狀況..我個人覺得還是碟煞比較適合.

很多產品其實為符合UCI的制度..就消失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