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kb wrote:
上禮拜剛買 edge...(恕刪)
鼻涕傑森 wrote:
騎到肌肉溶解.......(恕刪)
就是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是骨骼肌受傷害,造成肌細胞破壞、溶解,釋放出肌球蛋白及其他有害物質,循環到全身及血液導致的疾病。傷害可能因為車禍、激烈運動或是有害化學毒物,肌肉長時間受壓迫而起。此症狀發生時,血中酵素CK值偏高,鉀、鈣離子不平衡,造成肌蛋白沉澱於腎臟,嚴重時發生腎衰竭,甚至死亡。
平時肌肉血液循環差者,或是突然運動量太大,都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橫紋肌溶解時,肌肉紅、腫、痛、僵硬,全身無力,尿呈棕褐色,重則可能腎衰竭,昏迷,致死率達五至八成。症狀輕時,可以多補充水分,多休息,已腎衰竭者必須洗腎。發生橫紋肌溶解症後,應盡快送醫,注射大量點滴以利尿,維護腎臟功能,且密集按摩雙腿,局部冷敷、熱敷,恢復其肌肉功能。拖延可能導致肌肉神經不可恢復之傷害,造成終生無法行走,腎臟受損,也可能加速日後之腎臟病變。
.....以上文章來自運動生理學網站.......
m96pomy wrote:
我覺得還好耶...
小弟今年30歲, 乳酸閾約為178 bpm
這次比阿里山最高心跳為192 bpm, 平均178bpm,
你的心跳值我看來還OK啊...
你的LTHR跟本不是178
除非你1hr就騎完了
frankhs wrote:
爬坡的過程中,大概是用39-23及39-25在爬坡...(恕刪)
大大請教您是用公路車去跑的嗎?看您的齒比應該是標準盤配登山飛輪,最高只有到25T嗎?
前面很多車友前輩也提到說技巧方面,騎公路車雖然比較輕快,但是標準盤配25T以下飛輪,腳力跟心肺功能如果不能配合,那騎乘起來一定不會快,反倒您用登山車去跑,說不定完賽機會更高
但是公路車不見得一定要標準盤+公路車飛輪,可以依照個人體能跟腳力下去作搭配,這樣才不會重踩而爆心跳
重踩一定很會爆心跳,尤其長距離爬坡,因為血液要輸出到腿部的肌肉群氧氣跟能量,所以心跳要加快很多
建議您不要這樣騎乘公路車,傷了身體很不值得,如果要爬長距離的山,建議換上登山車飛輪(最少要有27-30T),再搭配CT盤(50/34, 50/36皆可)
小弟阿里山也有去,是53/42+11-23飛輪,如果是有訓練的人騎,那麼絕對會非常快,但是小弟腳力不夠,平常也沒訓練,所以根本踩不動,全程只能42配23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遇到5%以上的坡,就要起來抽車,不然就是定竿下來推車,如果要坐著硬踩,很快就會抽筋+爆心跳
還有當時小弟起身抽車抽的要死要活,結果旁邊的登山車卻用輕鬆的齒輪比悠閒的踩著,結果速度還是一樣,所以投資更多的力氣反而得到的卻是一樣
所以基本上您除了要選對車子騎之外,再來就是要多學一些騎乘技巧,這樣就算沒有很好的腳力,沒有訓練之下,也能征服台灣各座高山
---
還有您提到的,常爬坡可以降低心跳嗎?
如果您一直都用錯誤的方式去爬坡,那麼絕對不會降低,反而到最後身體會負荷不了
您如果可以借到3盤或者CT盤配27T飛輪的公路車,去您家附近的山坡爬看看,再跟您自己目前騎的車比較看看,就會發現有天壤之別的感受,但是由於輕齒比之下,也不能一昧的用最輕去踩,這樣高轉速但速度不快,反而容易累積乳酸
再說個簡單的例子:
用39配25飛輪踩一圈雖然可以勝過34配27飛輪好幾十公分,踩個幾圈就贏一個車身了,但是這樣付出的體力代價,實在太高,除非您的耐力腿力驚人,可以一直負荷這樣的踩踏
或者用搬磚頭來比喻,一次搬5個磚頭,是自己能夠負荷最輕鬆的狀態,而且可以這樣來回搬50趟
但是如果要省時間,一次搬8個磚頭,但是卻提早用盡力氣,只能搬25趟
而且要休息半天才能繼續搬完剩下的磚頭,所以哪個快(或者說省力)就很明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