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面大大所說偏心框會讓左右的鋼絲張力比較平衡之外長度也會比較平衡通常一般後輪如果都是32H 3交叉的情況下非驅動側的長度較長偏心框大概可以平衡掉約2mm的差距但是其實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當輪胎受到地面的正向力以後與框內的鋼絲合力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這也代表了輪框內部應該會產生一對力偶也發生了扭轉力扭轉力沿著輪框的斷面方向產生在輪框的接合點的時候應該會比一般輪框的破壞力大一些
sturozech1 wrote:同上面大大所說偏心框...(恕刪) 謝謝大大的專業意見謝謝大大的專業意見,是不是因為這個因素,所以MAVIC在輪框接合點的時後,利用SUP的技術來接合。請參考 MAVIC SUP 技術http://www.mavic.com/road/technologies/SUP.3327.aspx
比較好奇後輪鋼絲的安排,記得看過說傳動邊(花鼓端)不可(不建議)用直拉(X0)前幾天去車行剛好有一台要出的登山車,輪組是用MAVIC頂級輪組(一組說要30K),後輪傳動邊也是用直拉問老板,老板也說一般不或這樣做,但用那麼粗的鋼絲應該沒問題想請問到底是什麼原因,以及這樣子真的沒問題嗎?謝謝!
smallfang大大…期待您這週末上路的"試用心得"囉…這個月的獎金不小心逆勢成長…感覺到07" MAVIC ES離我越來越近…心裡著實矛盾,很想買漂亮的扁鋼絲加紅花鼓,卻又跟車色不配…紅配綠好像有點聳…http://www.fujibikes.com.tw/products/road.php?act=ZGV0YWls&i_id=76好想敗家呀…頭痛ing…這週小弟打算上風櫃嘴往萬里,從淡金回來,如果時間允許,或許會上巴拉卡…順便讓team pro回娘家一下…車在三芝的fuji經銷商牽的…
基本上SUP技術簡單說就是焊接框並沒有因為偏心框而去開發什麼新的接合技術原因我推測有二1.就是沒考慮到這個問題2.已經考慮這個問題但是焊接的強度已經足夠當然焊接框的接點強度較強再編輪的時候比較容易校正真圓動態平衡比較好做因為pin接式的框畢竟接點就是重了就算輪胎氣嘴的重量平衡下去還是重了所以焊接框基本上都是在比較上級的框材才有的配置因為處理費用也比較高另外之前有人提到為什麼有些輪組的驅動側是直拉基本上T頭鋼絲跟彎頭鋼絲的力量傳遞原理不盡相同不過也可以發現一件事為何最近有些輪組又改掉了這種設計原因是什麼?滿期待一些有趣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