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團20幾個騎不超過3千公里就滅團了
大多數人的車的確當曬衣架了
之後我也把車賣了,
7萬賣3萬有什好驚訝的
賣出去至少還有錢回收
沒賣出去只是廢鐵
放3-4年都沒騎打個對折正常吧
賣車該保養,手把帶,
外胎也該換新的不然怎麼賣
那幾年車店也在哀嚎
怎一堆人沒騎了
也不是每個人看錢那麼重
為什會收不到近全新車架
看到路上的人騎公路車好帥
買來騎才知道不是當初想的
二手拍賣看太多了
一堆全新品都能買到便宜價
會繼續騎下去的,當然是有越練越大
越騎越快,車也換越好
中斷一些時間,現在騎碳纖挖地瓜
花近2萬買入門車
你終究還是要換車不然就是不騎二條路
因為入門不夠帥,變速差,車重,騎不快一堆理由
我還是推薦貼幾千買碳纖車
105也好挖地瓜更好
再騎不動就是人的問題了
花2萬多騎過2年再賣掉
說不定還能賣2萬多勒
就算你沒多久不騎了賣掉也不會賠什麼錢
買入門新車轉手賣就馬上賠錢了
隨便你們怎麼想
懂得就懂
因為我常常在幹這種事,所以很清楚,並不是沒辦法
但要跟公路車或等級較高的車比快的確很吃虧
且後半就是會很累,超級累
而騎乘目的會在這時影響繼續騎的動力
若真的很明確是為了運動
的確不建議像這樣騎等級較低的通勤車做太長時間或高強度的事
造成差別的點在於兩個方面
一是等體力都耗光的時候
面對又重的車又爛的輪子
真的很容易變成拖死狗
如果還有路線沒騎完甚至有可能直接折返
不像輕一點好一點的車子
在人太累之後騎起來感覺還算輕快
不至於感覺很累贅很吃力,懷疑人生

尤其是第二 騎乘者的重點是休閒還是運動
因為我是休閒組 純粹騎出去玩 去兜風
連帶的騎乘能力進步是附加的 而不是刻意去練車
路上的風景本身就是我的心靈馬力
外騎路線的重點也往往放在天氣和風景
累歸累 車子爛歸爛 但有沒有破PR我無所謂
所以起碼不會有這一趟出來行程刷不完樂趣可能會減半的感受
就算想換車,動機也會是看能不能輕鬆一點
或在『更高的運動強度<=>休閒兜風跑更遠』之間取得相對平衡
但是,如果真的是以運動為導向
運動的目的就是運動本身
那其實樂趣的來源
很大的成份就在車子本身
就算那些都只是體感造成的心理感受
好歹也是讓人光騎車就爽的重要因素

(認真練車的人就還會出現成績這一要素)
定位若不是那麼明確
又希望可以通勤
那其實ESCAPE DISC 1和Fastroad AR2應該都不錯
如果預算沒問題,停車地點也沒問題的話
Fastroad已經很不錯了
平把也比較符合日常生活中萬用的選擇
彎把當然更能發揮人的能力 但它的成本本身就更高
要包辦運動/通勤/生活的話也可能要在車車上多費一番心思
如果日後想在運動成績上精進
大不了再多買一台彎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