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多年前每個玩三鐵的都說,三鐵車的姿勢有助於下車後的跑步,但這幾年已經沒人這麼說了,因為TT車或三鐵車的騎姿,主要提供的是空力效益,印象中舒米的影片曾經討論過騎TT/三鐵車跟公路車用的肌群,可以去找來看看。
2. 正名一下,在World Triathlon的規範內,那兩根叫Aero Bar,中文叫"空力把"會比較合適,因為在aero pose下,趴在上面需要用更多一點的核心跟上半身的肌群,所以一點都沒有休息到,尤其在90~180km的騎乘,還是別叫它”休息把”了; 更何況,從2023年起,Aero bar已經被禁止使用在標鐵精英組的賽事了。
3. 就像上面有朋友提到的,公路車加裝Aero Bar容易變成四不像,我自己也有相同的經驗,聽過朋友騎ceepo也有相同的反應,車子怎麼調都調不到合適的座艙設定。
4. 鐵人賽分好幾種距離,以我們比較能接觸到的有51.5km, 113km, 226km,若樓主想玩鐵人賽事,又掙扎於只能買一部車,那建議買部空力車+1~2組的好輪組,Aero Bar就不用了,讓自己的車設定到一個舒服穩定的騎姿,接下來把時間跟資源用在騎跑的轉換,絕對比花錢再加裝Aero Bar有效益;等到玩出興趣,覺得有必要加買一部鐵車時,再來考慮,畢竟現在車子不便宜,鐵車更是高貴…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