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per Stuyven’s Trek Madone SLR – 8.26kg
John Degenkolb’s Scott Foil RC – 7.71kg
Taco van der Hoorn’s Cube Litening C:68X TE – 7.87kg
Alberto Bettiol’s Cannondale SystemSix Hi-Mod – 8.16kg
Caleb Ewan’s Ridley Noah Fast Disc – 7.80kg
Kristian Sbaragli’s Canyon Aeroad CFR – 7.72kg
一些環法選手非計時車的重量,當然速度越快空力效應越明顯,重量相較之下就沒空力重要
CycleFormula wrote:
就人與車來講,不論是(恕刪)
在實際騎乘對於瓦數增減的效果上,重量跟風力到底比例多少,能增減多少瓦,其實是算不出來的,因為變數實在太多。撇開姿勢、騎士生理心理狀態、車速、坡度等變因不談,即使是同一台車,由同一個騎士,騎同一條路線,每次騎空力設計對於瓦數增減的影響也都不會一樣。道理很簡單,因為所謂空力的效果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或比例,而是視環境風向風速而有所不同,但風向風速永遠不會有兩次騎會一模一樣的,這點固定風向風速的風洞測試很難模擬。
依我之前看過資訊,以極為空力設計的車搭空力高板輪,跟毫無空力的傳統車架搭低框輪來做比較,當風向是背風由後往前吹時,這兩台節省瓦數的效果幾乎沒差別;當風向是頂風由車頭向後吹時,空力高板設計節省瓦數的效果雖然有但其實也很低,節省的瓦數都是個位數幾乎可以忽略;只有當風向是由前面帶角度斜向的風吹來,造成渦流紊亂時,空力高板減低瓦數的效果落差才會大,但這個減低瓦數的效果跟風向的角度大小也非完全線性很難推算。當實際騎乘風向風速隨時都在變的情況下,要算出空力可以省下幾瓦,跟重量有什麼比例,真的是太難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