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選1,騎帥不騎快,大家會推哪一台。更新:已決意 SCOTT Addict 30

現在是有現車就買那台
SCOTT一票
白色就是好看
可惜是你不再加價不然RC 30那台綠色很好看,陽光下不同角度看的顏色會不一樣,非常夢幻。
哈,要忍啊,不然等等就有人會說直上超音速版了。話說在歐洲,RC 10,RC 20, RC 40 (美國沒有40) 都有珍珠白,是因為不夠白嗎,還是覺得很優雅啊,至於本人個頭小,騎什麼車,車架都不可能大啦,車架尺寸適合比較重要,不然就只能等2022的車色看看了。

這車架有人有入手喔,女車主,網路上看到的 (看到車沒看到人)
0130 wrote:
2選1,騎帥不騎快,大家會推哪一台


騎這個上街,不只帥,還很輕鬆!!
衝吧!!


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今年10~11月
Shimano 12速 變速系統量產
聽說
2022或是2023的車架才會搭配的到吧

完全隱藏走線都是配合一體把手或龍頭, 將線完全隱藏
二三級車架如果都能看到完全隱藏 雖然是癡人說夢話
消費者的選擇又多了一些
但不知道是否有其它問題? 為了美觀是否犧牲其它因素

車架確實Giant 這個價位沒得選完全隱藏走線, 車架還是看的到穿線孔
甚至30萬等級好像也沒完全隱藏?
選錯了只能換車
無法鑽洞會影響強度

變速系統105 與Ultergra差一級...但價格有差 與許以後可以自行升級


電變會不會下放到105 等級
可以讓消費者更多選擇

碟煞+電變+完全隱藏走線車架
下放到2,3級
這個十間點不知到何時能達成

畢竟不是每個人口袋都有15~30~50萬甚至更高育算買公路車
這是Scott搭配的鋁合金把手 (非一體把) 的內走線方式,他是在變把下方即有孔洞將煞車線及變速線直接拉進車把內再從龍頭那拉進車架,所以是真的看不到線,而且還用了磁性上蓋,看不到螺絲,更是清爽。




SL 6則是從車把下,先用車把帶纏繞的方式將兩條線半隱藏的方式拉至車頭,再從龍頭下拉進車架,所以還是會看到一點點,當然越來越多的車架會有走全內線的設計,不過多是先用在頂級款,Scott全系列都用,才會說很吸引人啊。
下面的圖片已是SL 7的一體把了,仍可看到在龍頭下方的走線


不然像是PINARELLO 的PRINCE,電變+碟煞+全內線+二級車架,不過組好也要20萬上下了。
我選Scott.... 但這二台的齒比 爬坡對肉腳不太友善
如果是要買電動的,應該也是會選這台而不是雙避震的電動登山車吧,這台真的是騎帥又騎快,外觀幾乎看不出來是電動的,騎去爬武嶺自嗨應該很不錯 (看風景,非自我挑戰啦)。





補充: 目前歐洲限定電動車的輸出輔助是25 km/h,超過這個速度就只能自己踩了,不過還是有起步扭力大的優勢,爬坡的的功效就比較大了,但仍有車重及電池容量的影響 (還是會比較輕鬆),Scott的車加大電池,最大爬升為2200公尺,不過好像沒說是如何計算的,試乘者的腳力及車速,坡度,馬達輔助功率 (車可設定三級,APP則可自行設定功率大小),水管看來的,供參考,還有就是車不便宜啊。
0130 wrote:
如果是要買電動的,應(恕刪)


其他品牌電動自行車完全沒有任何美感
好像長了顆腫瘤在車上



這台粉接近公路車的流暢感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