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chaping wrote:
這種預入補胎液的內胎亦有售
可上淘寶找一找
請教「預入補胎液的內胎」
有相關的連結可參考嗎?
我以前曾看過
「FOSS防刺爆內胎」
[ 開箱 ] FOSS內胎
但尚未用過。
目前是裝「克破2」使用。
無內胎一點都不好用,,,,,,
雖然說什麼會自動補起來,
但是補起來的那個微弱的胎壓,我一點都不想撐回家,
肯定會壓到輪框的,不想因小失大,好在我一直都有帶內胎。
換胎時又濕又黏,幸虧最後還是在外面成功塞了條內胎進去。
從此以後,乖乖用有內胎,真的懶得清膠。
JW75 wrote:
汽車都無內胎用那麼久了,為什麼不必補胎液也都開得好好的
很簡單一句話, 自行車輪就是要輕量,輕量,輕量! 如果你要製造一個像汽車胎那麼牢靠不漏氣的輪框和輪圈,而不計較重量的話,絕對可以製造給你. 問題是你要不要?
有沒有不需要用補胎液的自行車胎? 有,請你去查查什麼叫做UST. UST這個規格是Mavic制訂的,輪框緣規定要有方形勾,然後輪胎唇緣要用特別的丁基橡膠能夠牢牢靠靠的卡住方形勾,這樣就能夠達到幾乎跟汽車輪胎同等級的無內胎系統,不怕常漏氣,也不用加補胎液.
那這聽起來不是很理想嗎? 為什麼別的廠商不用? 最大的問題就是重! 重倒不是在框,而是輪胎. 只要你不介意你的單車胎騎起來像機車胎一樣(可能有點誇張,但UST胎很難輕量), 那就請用UST吧! 另外也有可能其他廠在商業上不願意Mavic獨大吧 (也許不願意付權利金)?所以大家都興趣缺缺,寧可推出很輕,但只是Tubeless ready,而不是UST標準胎和框. 既然消費者不介意搞黏噠噠的補胎液,那就不會去支持UST. 甚至廠商更進一步推出hookless(無鈎式)輪框,就是一味要輕量, 離UST標準越來越遠了!
chachaping wrote:
到淘寶查
"REXWAY 自补内胎"
或
"建大 自补内胎"
就可以
非常感謝提供資訊。
使用「建大 防漏液內胎」搜尋
可以找到更多的資訊。
不知道有沒有勇者已經在使用了。
不過似乎還是有些問題,例如
建大登山自行車防刺內胎此網站中
在「產品自補試驗」說明的
第四步驟內容有點瞎
扎鐵針試驗
自補完成,經多次實驗
輪胎高壓狀態下,按照
此步驟修補速度快,如
輪胎氣壓不高,需要再
次充氣,再次高速旋轉
以此往復直至修補完成
照第四點的說明,需要
不斷的打氣以維持高壓
才能完成自補,這樣還
算是自補嗎?
且因為內胎使用低彈性、低延展的材質,
故在安裝的過程中有比較多的條件限制,
類似FOSS內胎,若安裝的步驟不正確,
內胎易自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