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功率、心率訓練

樓主好,
我是2018/12買直驅訓練台才開始功率訓練的,

一、心率的部分
個人認為心率可以幫助分析「室內」訓練的成效及強度,
室外因為變數比較多所以比較沒有上述功能。

二、樓主:「很多術語也沒很懂」
我推薦這本書,
「徹底看懂自行車功率訓練數據」,
看完再加上網路上做功課,
就可以自己設計/調整課表了。

三、樓主:「我大致以體重來抓瓦數」
功率訓練第一步是測20分鐘FTP,
一開始先用略低於FTP的瓦數來當訓練基準,
再看自己的目標或想加強那個部分,
來決定要訓練那些強度區間,
不然會不知道自己在練什麼@@,
或是看不到成效。

四、軟體
我是用免費的:頑鹿(Onelap),
可以測20分鐘FTP(整個過程大約一小時),
可以自己設計課表,
有團騎活動、官方課表,
也有a277888兄提到的elevate for strava的PMC圖表,
圖表上有TSB、CTL、ATL數據可以分析。

以上希望有幫上忙
感謝羊兄的回應
目前還在摸索中
單純好奇,同時2個主要數據
是否只有我在弄,哈哈,亂練
你提的我看了,我手邊還有2本中文,1本
英文的書(沒認真讀)
不過上述車友給我參考的資料,今天仔細看,很大幫助,為此,我還去蒐集資料(外騎100分鐘)
ftp 我知道了,但好像又增加了
後來又研究了一下跑步怎麼計算,發現運動員設定的地方有說要跑45-60分鐘去看平均幾分速來輸入"幾分數"的秒數來預估功率;介紹就是要你參考之前的成績穩定但又用盡力氣的去跑10-15公里,然後可以跑到45分鐘以上的距離再來看幾分速,如果更快可能要跑到半馬的距離
應該需有體重?
不然會不準?
運動員設定裡面都有,我是特別說跑步的部分而已,不然腳踏車也是要在這裡自行設定FTP
witszu wrote:
有人心率、功率同時使用在訓練上?
有數據分享? 以上
後來我讀到一個名詞叫 脫勾(decoupling),這個就是騎在有氧的時候,看功率:心律的數據突然變大,就我的理解這時應該就是脫鉤=就是完成那一次的訓練了
我二項的體能尚未建立
前天想偷試4.45w/kg. 結果在12分鐘時頂不住,改3.3w/kg 補時數。不清楚是不是疲累勞(我前一天跑間歇)
witszu wrote:
我二項的體能尚未建立
其實書本上的建議都是要一兩個六個月(通常每六個月一個目標),我也是覺得我已經騎半年公路車所以直接就開始功率訓練;不過推率比一般來說應該是結果,以我4.45的推力比都落到最高的zone7了,一般這個等級每次只需要小於30秒就有效果,初學者30秒zone7休息30秒循環個20組就很可怕了

不過就我看 落入凡間的科學怪人遊記 部落客的觀點,這個區塊的訓練一個禮拜練兩次+一次外騎就太多了,而且是接近賽季的時候再來練比較好

如果你是說ramp test或是5+20是測體能的方法,測出來再去訓練才對,不是先訓練才測,我目前是一個月測一次,不是一次就好;跟健康檢查依樣是要定時做,不是年輕的時候檢查過一次很健康,到70歲還是很健康所以不用做一樣道理
我有時不會取正統的練法,
這是多年跑步教我的事,
簡單說,我是洗洗睡訓練法。
因為我只是市民騎士,有01的車友
把我形容的貼切,問我時速有沒有15km,
我想大概有吧(我指的是童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