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雙塔或北高適合(計時車)或是(灣把空力車)??

小色狼 wrote:
北高
一種騎久了比較...(恕刪)


小弟我今年底要第一次參加520雙塔,
我本來是想要用前後50的板輪騎全程,
那如果我前輪裝30左右的輪框,後輪還是裝50板輪,
這種配置會影響平地巡航速度嗎?

我目前最長距離是NS洄瀾300K,(12hr42min完賽)
輪霸西濱200K,(7hr8min完賽)
以上都是裝前後50板輪
以前拚快.要到處挑戰路線....
北高.雙北.雙塔.北蘇武....
現在覺得騎健康開心的最重要
過兩年準備結束不惑之年了@@

補充:2012年騎9kg鋼管車30mm小板輪
獨推23:39完成雙塔



albertsu wrote:
前輪裝30左右的輪框,後輪還是裝50板輪,
這種配置會影響平地巡航速度嗎?...(恕刪)



這問題我問過給你參考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87&t=5321406&p=1

另大小板輪差異也同時附上,你就能回答自己的問題了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6&t=3194914&p=3

另外需提供一個順風長途均速,我大約在28km/h,超過40還加力衝都是浪費體力,當然高手除外!所以,我的設定是風再大看到40就維持就好,不加力!
去年2017 TWB雙塔總時間19小時多一些
單車是TCR ADV2 + 50高OPEN手編碳輪, 總程均速30以上
進入到高雄市區前都很快, 市區路口太多一路走走停停, 出了市區到枋寮又是另一個地獄,歷屆最猛的落山風,最後到達鵝鑾鼻這段花了兩小時

總之風阻能降低會較快, 裝空力把人可以縮著風阻較小但前提是核心力量要夠
另外我們休息點不算多, 休息也不會超過半小時, 休息太久反而難騎
我也是想過嘉義後休息把就沒甚麼力氣趴上去

拆下好了最好是到台南有平把公路車交換比較不累




去上飛輪課
練練腿力

比較快








MOMO20863 wrote:
先不管東北季風了 ...(恕刪)

MOMO20863 wrote:
先不管東北季風了 哪...(恕刪)


要騎計時車雙塔? 先問自己趴不趴的了18個小時。
MOMO20863 wrote:
先不管東北季風了 哪一種起久了比較不累 比較舒適一點 哪台比較快具有優勢小弟目前(灣把空力車)加上休息把
一直覺得不夠快去年北高18個小時

大哥,您的問題看起來好像有2.5個,一個是問哪個騎起來比較不累,一個是哪個騎起來比較快,另一個0.5題好像是要問可否比18小時更快?
如果是第一題,我想依照您的年紀與平常騎乘經驗,應該是目前這台空力車會比較舒適。三鐵車要趴這麼久真的很困難....
如果是第二題,其實應該兩台車您騎的差距不會太大,因為空力車平均稍慢,但是體力可以延續比較久,或許休息可以比較短。三鐵車移動時速度應該最有優勢,但是上半身就比較容易疲勞,搞不好您要休息比較久,所以總和的時間很難說。
但如果是最後0.5個問題,如果您這次要快過18小時,小弟認為您就原本空力車騎著,然後把補給切成密集的小量車上進食,我想這樣調整應該你就可以少很多時間。

沾醬油之王就是我
長時間騎乘,舒適最重要,彎把似乎較舒服一些!!

我第一次騎雙塔,使用的是小彎把,到嘉義左手就起了水泡(有戴手套),
屁股到台南也開始痛(使用成功牌坐墊),最後是23:05完賽.

回家後就換了SMP坐墊和碳纖扁平把;第二年去騎,過了台南一樣是痛...
這種長途耐力的比賽,又不常騎,誰知道什麼裝備最適合你呢?

MOMO20863 wrote:
先不管東北季風了 ...(恕刪)


依據我的理解,
公路車就是長距離最舒適的單車,
所以當距離一長,
所有職業選手都是騎一般公路車,
一日北高或雙塔,
幾乎都是平路,
所以還是以空力公路車較佳。

至於計時車,
是速度最快的單車,
職業選手在個人計時賽這種短兵相見的比賽模式,
都是騎計時車,
但是計時車騎起來很累,
需要有很強的核心肌群,
連職業選手都沒見過騎計時車衝 180 公里的平路賽事了,
更何況是一般人要騎 380 公里以上。

不過話說 P 牌的計時車真的很帥,
如果樓主$$實力夠的話,
那可以來個開箱。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