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碳板輪每一組都不便宜,既然花大錢升級碳板輪,為何要屈就於相對老式的open胎呢?如同您花了350萬台幣買了一檯進口跑車,您會選擇用有內胎的輪子還是高速胎呢?您會選擇一般尺寸的輪胎還是寬扁胎呢?"建議這位老闆回頭挖些資料,再重新檢視一下"相對老式的open胎"這句話吧。
我手上在玩的 open/clincher 全碳框,廠商給的溫度測試落在 230~250C。我怎麼玩這些 410 克、38x23mm 的框剎 open 全碳框呢?長4公里多的下坡、平均8%、最陡12%、路彎來彎去還有髮夾彎、必須一直按著剎車(其中只有一小段不到50公尺的小緩坡不用按剎車)、晴天和小雨,我體重 74 車重 10、用 ultegra C夾,一路滑下來只煞前輪。對,故意只煞前輪不煞後輪。玩了好幾次,框都還好好的。如果我要買管胎全碳框,我會找能做出這樣的 open 全碳框的廠商買。因為我認為,同樣重量時能有更好的強度和耐溫、同樣強度和耐溫時重量能更低。
每年都有個幾組夢幻神奇輪出現這回神邏輯的輪組又出來了不敢終身保固,說自己輪組多耐高溫要多好有多好,最后還是不敢終身保固做不出open框,又說別人大廠OPEN多危險又多危險,管胎多好又多好神丫..........
svmax78 wrote:怎麼聽起來就是不敢嗆保固啊...五年保而且只限出保一次,對自己產品沒信心?講再多理由也比不上敢直接嗆終保的幫不了你...(恕刪) +1這組就是先前南部某牌手編拿來用,自豪的貼出參觀工廠的照片,不PO還好,一看就完全破工碳纖維制程,很重要的是溫控和時效,不是那種鐵皮屋大電扇(還是給人吹的)做的出來
說實話,本來對這家的輪子印象還不至於太差。如果不是Logo完全吞不下去,還想過買一組來玩玩看。現在看了老闆這麼高姿態的聲明,只能搖搖頭了。其實我很想知道"相對老式"的真正意涵是什麼。如果老闆知道Tubular跟Clincher之間的歷史先後關係,那這"相對老式"就是話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