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11 wrote:
我有看到 PERFORMER...(恕刪)
1. 如果沒有介意蟑螂鬚(外型)那麼 18/20/22 速 對於你的需求來說差別並不會很大
※但價錢差很多
2. 腳踏車是藉由人踩踏板=>帶動曲柄=>轉動大盤=>透過鏈條 1:1 的轉動飛輪 => 透過棘輪 =>轉動後輪
大盤齒比越高 飛輪齒比越低的話 轉動一圈 單車就跑越遠 ( 同樣的轉速 當然就跑越快,但 當然越費力 )
50/34 是一般人俗稱的 CT盤 較 53/39(一般俗稱的標準盤) 或是 52/36(介於中間) 對於極速是較差的(但是對於省力來說當然幫助不小)
真的天生神力,50/34也是可以騎到 50KM/HR 的 (用最大盤+最小飛輪)
3. 飛輪是由很多齒片組合而成的 11-28T (10速飛輪)的意思是 最小齒 11齒 最大齒28齒 (總共由10片組成)
跟 11-32T 比起來 當然是 最後齒 32T 的飛輪在最輕的狀況下較省力
但是反過來說(扣除掉重複齒比,也就是 大盤/飛輪比率很接近的部份)飛輪越稀疏(11-32T) 變速時對於力道變化就越大(越省力,越適應多樣化坡道)
但是越綿密(亂假設喔 11-20T) 那麼變速時的力道就越細密(可以針對變化差異微小的坡道選用最適合的齒比,維持輸出的恆定)
4. 大盤是右大內小 ,飛輪反之是右小內大 (用騎乘方向看)
為了避免鍊條左右拉扯,盡量不要 大對大,小對小(這樣左右拉扯幅度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