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inlib wrote:
本來鎖定了一級碳車...(恕刪)
真要在競速上PK不落下風肯定是用碳車,要不然自行車頂尖賽事不會清一色都是碳車,要在面子上不落居下風那鋼管是好選擇,小眾的東西的好處就是與眾不同,老鋼管也可以跟大牌頂尖碳車並列
Neroro wrote:
需要人工焊接技術的...(恕刪)
如果從生產跟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你說的沒錯,
但我說的是,從車隊立場來看,
如果鋼管如同他們說的那麼強壯有力又舒適,
一些需要成績的小車隊沒道理不採用鋼管車作為戰駒啊,
UCI也沒規定一定要用碳車才准上路,
如果真那麼強,應該可以看到小車隊用鋼管對戰碳車的畫面,
但可惜的是,2000年初以後,就不曾有車隊使用非碳車來比賽,
這就是我好奇的部分,照理說,選手輸出大,剛性要求強,
而大多數的碳車,剛性被評為不如465,953,
那麼應該採用這些剛性比較好,又比較舒適的作為比賽車,
我能想到的是,重量問題,但他們又說,重量不是問題,
現在的鋼管可以做到7公斤上下,而且踩起來比碳車更輕快,
所以搞得我實在一頭霧水,這麼好的車,為何沒有出名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