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了TIME RXS卡踏,NW卡鞋,從此不再膝蓋頂關節痛
上坡多了拉的力量實在是有幫助,脫卡容易,上卡不太順,還需練習
原本鋁合金ITM龍頭也換成ITM鈦色鋼製龍頭
抓車手把跟上坡抽車,穩很多,感覺非常強烈
另外實在不合臀型的Selle Italia SLR Gel Flow 白色座墊,坐到欲仙欲死..
朋友借一個fi'zi:k AIRONE借我坐一段時間後,經過永安破百後,實在太滿意
車店老闆幫忙調到fi'zi:k AIRONE 車隊版全白坐墊...這質感更勝層樓,舒適性也是滿分

由於鋼管車是小弟惟一一台,也沒碳纖車或是鋁管車可供騎乘比較
僅能主觀的發表牽車以來,里程尚只有500多公里的經驗來說
平路巡航20~25公里,真是輕鬆寫意,連右腳筋非常酸痛還很容易可以維持速度
但上坡因為本人肉腳,感覺實在非常拖,乳酸一堆積後,真是感覺在拉大象一樣
常常看著車友遠去,我只能蠻頭苦幹...這人的力量真是決定車的力量...

不過下坡真是穩,因友人因下坡喪生,小弟下坡一定慢,但鋼管車的優勢在下坡時
讓小弟感覺非常放心,又穩又黏..

牽車已來毫不後悔選擇鋼管車,完全享受騎乘的樂趣,也不拼快也不拼輕
每每踩踏在山野間,慢慢跟愛車培養信任感,體會車子跟身體的協調
實在是工作繁忙後..最期待的放鬆方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