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y0006 wrote:你有到過日本 德國說...(恕刪) 你可以回他,當你身在台灣單車如此普遍且價格是你我可以所能負擔的,為啥可以享受而不去享受?本土企業還支持,有何不可?每個地方先天環境、文化及生活習性都不相同,說這種話前,是否先該進入該文化了解呢?另外你順便可以告訴他,我們很支持在地的產業,單車是我們的驕傲,我們引以為傲!!感嘆的說一句話,臺灣很多人沒向心力,且無法給予正面的鼓勵,都看到缺的,卻沒看到手上有的
mine_city wrote:你可以回他,當你身在...(恕刪) Giant的車架開發能力已經相當好,2015幾款主力公路車,AD2車架 5800配件~~實際只要約40-41k可以買到,c/p值很ok了GIANT 真的還不賴啦! 或許有些人覺得這品牌普遍、平凡,得弄個洋玩意或稀有的才夠炫,但對我來說它已經夠好了,支持咱們在地品牌。
因為G牌是國際間的一級品牌, 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 和那些出不了台灣的所謂國內品牌不能拿來相提並論, 要比應該要和歐洲的B牌C牌D牌等等, 或是跟美國的Trek, Specialized, Cannondale等品牌去比才算對等. 當然台灣也還有其它的國際品牌(如 M or K...etc), 在國際間評價也不錯, 但整體而言, 還是G牌在品牌經營與產品研發雙方面做得最成功.以技術上說,G牌投入先進材料研發早在80年代就開始了, 比大部份的那些個品牌老摳摳, 東西又賣的貴參參的所謂歐洲公路車名廠都早, 和上述的那些美系品牌比也不會比較晚, 因為公司生產規模大, 研發資源也多, 同一個時間點那些歐洲廠牌都還在搞鋼管銅焊咧. 要不然您以為為啥那些老廠都紛紛來亞洲找代工買車架, 回家貼標籤, 再把車架貴貴的賣給特別有品牌迷思的亞洲人?
yuen9999 wrote:先不論其他後起之秀,G牌cp值高,那國產m牌/k牌呢?難道就不高嗎?.....(恕刪) 今天如果把品牌價值列入cp值的計算..在台灣G牌絕對是最高的..如果不把品牌列入計算..很多國產小廠..taokas..Aster..Wheeler..先不論車架的性能表現..碳車全套105售價比G牌便宜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