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麻煩給小弟一些升級方向~~~

碼表和卡踏卡鞋正解無誤

當初買卡踏卡鞋3000(105卡踏+老闆要出清便宜賣的浩瀚卡鞋)
碼錶4500(Edge 500)
一萬還綽綽有餘

至於其他的
你換了以後,還會想換更好的,無限迴圈,可以的話還不如一次到頂

除非你突然開竅想努力練車,升級的想法,全部都會消失
腦袋只剩下 心率 功率 訓練台

同樣也是過來人的高中生 留
只建議升級:碼錶、卡踏和卡鞋!

其他真的別改!


可樂胖 wrote:
我的第一台公路車GI...(恕刪)
這版好像只有我勸你把錢省下來不要花, 真的要騎的快, 你要先想辦法減少體重, 減少體重比減少車架的重量來得划算直接又健康, 或許穿上卡踏會讓你的騎車生活加分, 會讓你騎起來有帥氣感, 但是"還是要用腳來踏, 沒錯吧? " 腳力不夠或是體重太重你還是踏不了多遠,踏不了多久, 爬不了多高, 但其中有人提到買"自行車訓練聖經"來看, 我覺得是不錯的建議, 多看一些書, 就多了解一些知識, 或許也可以多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你還是學生"或許現階段金錢來源還是父母居多, 把錢存下來, 手邊有現金, 真的會比你所列出想買的配備還來的實際, 騎什麼樣的自行車上路都無所謂, 重點是座在椅墊上的人決定這部車的能耐, 不是那些配備, 我們不是職業車手, 一萬元或許對許多人來說輕而易舉, 但是存下第一個"一萬元"後再想辦法存下"第二個 第三個....."這個成就感, 絕對比你換那些配備來得更有義意, 還有不要忘了養育你的父母, 聽我的勸! 高中生把錢存下來.
sam-liau wrote:這版好像只有我勸你把錢省下來不要花, 真

我的看法是相反。
穿卡鞋、上卡踏是有實用性,並不是耍帥用的。
當初Look從滑雪板的固定裝置得到靈感,改用到自行車上面,就是讓腳不要亂跑。
把踩踏動作變成迴轉,在齒比調配得當的情況下,是可以用很少的力道帶動車子前進。
從一般踏板換回卡踏以後,花了一年才了解這項道理。

traveller777 wrote:
我的看法是相反。穿卡...(恕刪)

我的重點就是"可樂胖"提到"要省吃儉用"才有法存到一萬元, 也或許省下辛苦存下來的錢, 對他來說才是更有意義. "可樂胖"加油啦!
這幾天看了各位大大這麼用心的給了我這麼多建議

真的獲益良多!

目前是打算先去買一組碼表來用,但是不知道是要先裝我一開始考慮的貓眼碼表,還是聽有些人建議的Edge 510?

令外“訓練課表”是指每個星期固定安排路線去騎嗎?

↑↑↑↑↑如果是的話,對我可能有點困難……因為我目前除了台北的腳踏車道之外,需要走到馬路上我一概不知道………
像一些有名的路線我都很想去!但我真的都不知該怎麼走!

請問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可樂胖 wrote:
這幾天看了各位大大這...(恕刪)


大大有去今年輪霸西濱那場比賽嗎?
無聊就打開Google 地圖,認識一下臺北的主幹道
有空就出去晃一晃,把自己丟到不熟的地方,想辦法找路回家,路是問出來的(問Google或路人)

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外面的世界沒那麼可怕。

P.S可以先從認識臺北市的道路開始,因為是棋盤式的道路,搞清楚相對位置就ok了

郊區的道路,就稍微難走一點,要實際走過可能才會比較熟,但臺北市一個陽明山也夠騎了。
加油
可樂胖 wrote:這幾天看了各位大大這麼用心的給了我這麼多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帶著,就是最好的導航機。
續航力問題交給行動電源。
Topeak有賣手機支架。

你的list裡面只有卡踏會有幫助,先上卡,找不到舒適的設定再去fitting,我騎車到目前最有感的

就是這兩項,一定要先上卡再fitting,不然你是在浪費錢。 先上卡就對了,其他都別想。

順序應該是上卡->fit or 換輪組

輪組的話換跑七不如省下來,沒錢的話先去fit練體能也好過換一組差異不大的輪子

可樂胖 wrote:
我的第一台公路車GI...(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