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105..............

hotscalefly wrote:
落差太大
不是看 t 的差距,要看 1/t 的差距。
過了 30,相差 4 沒啥不合理。
甚至過了 36,相差 6 也沒啥不合理 (例如 SRAM XX1:......-36-42)。

hotscalefly wrote:
...-14-16-...
掛大盤 (50) 時,這裡會很難跨,不理想。
Stallings wrote:
不是看 t 的差距,...(恕刪)


看不懂你寫什麼...過30差4T也不再我的表述重點中

Stallings wrote:
掛大盤 (50) 時,這裡會很難跨,不理想。


請別忘了是11-32重點在哪?(由大往小看)你要14-15-17我沒意見
代價是24-28-32,你開心就好了
hotscalefly wrote:
看不懂你寫什麼
齒比是 前/後 = 前 * 1/後
所以是看 1/t 而不是 t
所以 t 越大,間距要拉越開,而不是一直等差下去
很簡單的數學。

hotscalefly wrote:
我沒意見你開心就好了
討論是這樣討論的?吃炸藥了你?

Stallings wrote:
不是看 t 的差距,...(恕刪)


S兄說的沒錯...
每檔的差距不是齒差...
而是要看齒比改變的比例!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Stallings wrote:
齒比是 前/後 = ...(恕刪)


謝謝你的說明
我前面已經表達了..
使用這顆飛輪要大看到小...
28-32這個差距試試就知了...

Stallings wrote:
討論是這樣討論的?吃炸藥了你?

就事論事囉...

Stallings wrote:
不是看 t 的差距,...(恕刪)


你拿登山車來類比公路車?

拜託請把CS9000所有的齒比去對照CS7900就會有答案

對比SRAM的 XX1飛輪再看看登山車9速飛輪的齒比,就知道CS-M9000為什麼不做10-42而是11-40T

順便也仔細研究Campagnolo 11速的飛輪,你才看得懂hotscalefly 在說啥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懶得跟任何人嘴砲。
在這裡爭辯不會影響到 5800 最終推出的款式。
17F 所提是我個人所希望出現的款式,不認同的話,略過即可。

對了
6800 的 11-32,最大兩片就是 -28-32
嫌太開?去跟 Shimano 抗議。

Stallings wrote:
懶得跟任何人嘴砲。在...(恕刪)


虧你還用CT盤還住中部這種平路多的地方,怎麼就搞不清楚公路車到底在11素飛輪齒比為什麼是越做越密

CS-9000/6800沒有12-27或12-30這些齒比就已經是蠻大的問題了,這兩個飛輪才會是均衡的爬坡/平路兩相宜的齒比。

既然還搞不清楚這些東西仍然YY一些沒必要的齒比,這種嘴砲發言我也就懶惰再討論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恕刪)
反正到時候推出最終產品就知道了,多辯無益。
Stallings wrote:
對了
6800 的 11-32,最大兩片就是 -28-32
嫌太開?去跟 Shimano 抗議。...(恕刪)



我們大家一人一信,請廠商推出一片一片賣,
USER可以自己選用自己搭配的產品如何?
6800目前還有另一個好處....BCD統一,可以弄到兩組齒片玩法又更多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