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以碟煞做為制動的車款使用23C的外胎是否會有危險性?

ANYROAD 是越野公路車的新趨勢,因為之前越野公路車採用的吊煞制動性能差,要越野要排汙泥所以採機械式碟煞為什麼不採油壓碟現在的公路車變把沒有油壓裝置只能用機械式線控,公路車比喻成低底盤超跑登山車好比越野悍馬,登山車分成AM XC DH 說越野公路車沒有必要性那就太.....城市車好比是自用小轎車越野公路車好比休旅車略帶有點越野的性能
WilLiao wrote:
像舊瓶裝新酒的700c 登山車 Roam 以及平把公路車 Escape 也都很適合還不曉得自己騎車屬性的初學者。因為他們也是跨界車。
倒不認為他們是跨界車
他們定位很明確啊
ROAM 就是輕度越野 (trekking)
Escape 就是在馬路上悠閒的騎

反倒是 Anyroad 啥都想沾一點,變得怪里怪氣的
motorkk wrote:
ANYROAD 是越...(恕刪)
要騎 Anyroad 我寧願騎改版的 TCX
(我是沒情報啦,但我相信 TCX 未來一定會有碟煞版)

不過要騎 TCX 我寧可騎 29er
我喜歡做差異化,已經有公路車了,要再買的話就要買正統登山車才對
買AnyRoad不如買KHS的R700,
R700特色:
三盤
鋼管
前後有貨架孔
輪胎可以裝到32C
有副煞車
車重不比AnyRoad重
車價便宜很多

Stallings wrote:
倒不認為他們是跨界車...(恕刪)



當初Honda推出CRV時
競爭對手說:這是什麼鬼?(那年代只有sedan & 4X4)
如今..
各車廠至少都有一部SUV
我覺得這是Giant的巧思
樂觀其成..
maxplus2 wrote:
想了一下,決定直接修改標題跟文章
其實晚輩的問題很簡單,也應該要這樣寫,跟哪一款定車款沒有關係
"請問以碟煞做為制動的車款使用23C的外胎是否會有危險性?"

這裏的人我想幾乎都沒騎過這樣搭配的車
你既然對此搭法有興趣,何不去組一台出來騎騎看再告訴我們結果
Bull1688 wrote:
我覺得這是Giant的巧思
樂觀其成..
呵,廠商願意開發新車種當然是好的
我用心靈支持一下好了
JS傑森 wrote:
翻車的危險應該和你的...(恕刪)


非也~~~

個人的顆粒胎在柏油路的磨擦力表現明顯比光頭胎差(更易打滑)~~~


motorkk wrote:
ANYROAD 是越野公路車的新趨勢...(恕刪)


只對了一半,碟煞是趨勢,但ANYROAD的上管設計明顯不適合拿來比賽(怎麼扛車?)
Stallings wrote:
倒不認為他們是跨界車
他們定位很明確啊
ROAM 就是輕度越野 (trekking)
Escape 就是在馬路上悠閒的騎
反倒是 Anyroad 啥都想沾一點,變得怪里怪氣的


謝謝大大指正。
我的意思應該是混種車(hybrid),就是「既不是典型公路車、也不是典型登山車」。
Roam是登山車,但搭配的輪胎是公路車用的700c規格;Escape R1是公路車車架,但變速系統是登山車用的Acera。

Anyroad 看起來像是 cyclocross,但上管卻做成彎的,根本沒辦法扛著走,所以也不能當成競賽用的越野公路車。

小弟真的不是說 Anyroad 一無是處。而是以小弟的理解,一般來說,東西做得越專門,價格才越高。對我來說,兩萬以上的車,應該要開始進入專業分級了。所以不管是求輕求快的公路車,或是越野能力更好的雙避震登山車,在入門的部分大多是以兩萬元為門檻。

Anyroad是很特別的例子。沒有一項是它的專業,但卻能以不算低的價格造成熱賣(想想,差不多是社會新鮮人一個月的薪水)。我覺得這真的是捷安特成功行銷的結果。

應該說,捷安特這次把眼光轉移到了新的客源,也許還是相當大的一批人,他們既不競速,也不越野,但卻兩種需求都有。過去雖然已經有700c登山車和平把公路車可以符合這樣的需求,但賣得不算好;如果能夠加入彎把、碟煞等討喜的元素,車子可能會更暢銷,於是 Anyroad 就這樣產生了。

對消費者來說,確定自己最想要什麼,比較重要。騎了一陣子後,如果想要轉更專業的公路車或登山車,換車會是比較划算的。買了 Anyroad 之後再改來改去反而是多花錢還達不到效果。
WilLiao wrote:
謝謝大大指正。我的意...(恕刪)
捷安特常常會開發出新的車款或車種,值得讚賞
不過,台灣所能買到的車款總是比日本少,可惜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