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買了單車後 只要多騎多鍛鍊 就會有好成果!!
不過想想 你體脂肪太高 身體太肥胖 騎車爬坡往往都會增加膝蓋負荷能力 導致受傷....
再來 許多運動不光只是 只純粹訓練這種動作就好!!
像籃球 會需要肌力 爆發力 身體對抗能力等等 不是光練投籃 運球 上籃等等的動作就能完整的訓練到了!!
騎單車 當然也是 平常不多多訓練腿部肌耐力 抽空做有氧運動 還有騎車前的熱身!!
會受傷是自然而然的!!
雖然單車不是我的強項 不過對於健身 游泳 還有籃球 我都滿有自信心的....
切記 運動前暖身 還有運動後的舒展 良好的有氧運動 適當的維持身體的重量 不暴飲 不暴食 這是對於保持身體健康的首要條件 也是對於你在運動時最能夠平衡肌肉發展 不讓身體某些部位受傷的條件!!
在補充 有時候 運動常受傷的部位 可能是因為你在做某些動作時 不經意的大腿前側 多施加了點力量 而後側完全的放鬆 導致長時間期程後 每次都是同一個部位酸痛 沒有辦法改善....
這時候 你就得多多考慮 變換一姿勢 或是 請教專業人士 該如何訓練平常訓練不到的地方!!
來達到肌肉的前後平衡 對抗肌!!
有些人只練胸肌 忘了背肌其實也很重要 慢慢的練久了就會駝背 而且肩關節容易受傷的道理是一樣的!!
著各位運動的愛好者們都能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
神鬼 wrote:
您是用四頭肌在騎車的嗎? 如果是的話, 那膝蓋受力過大, 爆膝蓋是指日可待的事.
(小弟幾年前就是這樣, 弄得髕骨韌帶第三級撕裂傷兼軟骨發炎, 痛得無法上下樓梯)
正確的騎法是膝蓋放空, 使用大腿後半部與臀部的肌肉出力, 再加一點勾跟提的力量,
讓整個踩踏畫圓行程中的 "壓"+勾+提 都能夠施力 (您現在膝蓋痛, "推"就先不要了).
為什麼說壓不說踩呢, 因為所謂的壓是將部分體重轉移到踏板 (如果抽車就是全部體重了),
轉移過程中膝蓋也是放空的, 出力的肌肉在大腿後半以及屁股, 非四頭肌.
把椅墊往前微調 0.5 ~ 1cm 左右(或是坐前面點), 可以讓壓的力量更方便使力.
以上是小弟之前做的研究, 並在自己身上收到實際效果的方法,
用文字只能形容個五分, 實際還要您親身領悟才能有效果.
我也用股二頭肌+臀大肌騎車,配合背肌更輕鬆
建議您往後坐一點試試(座墊往後調)
推踩時更能減少股四頭的使用
以上指上坡肌群
累了再轉換肌群使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