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後輪對於擾流的功效?!

剛查了一下 是為了降低風阻而生的
一般車不使用是因為側風會讓車子偏向
所以就算有用也是只有後輪
板倫也是因為降風阻產生的
框高是風阻,重量是慣性
就這樣。


ex:2kg重,20mm的低框輪組& 1kg重60mm的高框板輪

哪個慣性大?
答:2kg重20mm的低框輪組

哪個空氣阻力小呢?
答:1kg重60mm的高框板輪

sp7113 wrote:
框高是風阻,重量是慣性...(恕刪)

那抵抗風阻 應該是前板輪比較有效
後輪應該沒法抵抗風阻吧

如果把好不好看這個因素拿掉
是否後輪用較輕的框就好?!

dgame wrote:
是否後輪用較輕的框就好?!...(恕刪)


要省力的話是這樣沒錯。

sp7113 wrote:
要省力的話是這樣沒錯...(恕刪)

況且 踩踏直接會驅動後輪
如果後輪重 應該比較難驅動(直觀來說...)
這樣講法對嗎?!

dgame wrote:
查了一些文章
似乎板輪效果來說
前輪遠大於後輪
那麼如果為了60%爬坡,40%平路來說
那可以只搭前板輪
後輪採用比較低框的輕量化輪框?
這樣可以適應一日雙北 甚至於一日雙塔的地形變化嗎?!


一日雙北用低框會比較輕鬆, 跑七即可,用跑一跑零Lightweight只是更輕鬆而已
一日雙北用高框會比較輕鬆, 反正又不是要拼輸贏, 高框輪組隨意挑

vaisteve wrote:
太棒了 又來了 ...(恕刪)


幫你按個讚.
我之前舉的例子的確沒算清楚,不過概念應該大家都看得懂~~

基本上若不是家財萬貫或是體力驚人,想只靠輕輪組在上坡領先是難上加難...
但只要輪組夠重膽大心細,要在下坡把上坡輸的全贏回來卻是辦得到的~~

輕的輪組下坡穩定度不夠,有機會落後七天....


離題了...

後輪因有座管擋住,所以造型對風阻的影響遠低於前輪~~
Roger陳
"輕的輪組下坡穩定度不夠,有機會落後七天...."

應該是 --> 剛性不夠好的輪組,下坡穩定度不夠
or 剛性不夠好的車架,下坡穩定度不夠
or 剛性不夠好的前叉,下坡穩定度不夠
or 抓地力不夠好的輪胎,下坡穩定度不夠
or ........
這個討論串當然是以輪組以外都相同條件下來做比較的~~

輪組重的話下坡高速真的穩很多,所以一樣安全度的狀況下可以用更高的速度過彎,
煞車量減少也越不會過熱或爆框,只要身體柔軟度夠趴得夠低就越快,
彎道越多就越占便宜,每個彎道快0.5秒,50個彎道就快了25秒,足夠贏回來了~~
Roger陳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