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橢圓大盤的硬度

我身高174cm 體重76kg . 我車在換跑三前曾經有車友借他的 MAVIC SL 給我騎一次坪林 , 可以確定的是SL絕對比跑三硬且直接 ( 同一車架比較 ), 但我不喜歡, 因一趟騎下來因顛頗所累積的疲倦感很高 .

不瞞你說, 我換了這組跑三(已是二手)後至今不到半年 ,初期也覺得蠻硬的但不知是否已習慣了,現在感覺吸震效果愈來愈好 , 甚至前天有個騎4130鋼管車+MAVIC EQUIPE的車友試騎一下我車後說我的吸震 ( 不是軟 ) 比他還好 .

也曾經聽車友說鋁製車架也會愈騎愈軟 , 不知真的才半年不到有差嗎 ( 沒騎很多次 ) .

ggchao wrote:
我身高174cm 體...(恕刪)


你確定還要跟這些"車友"一起討論車子嗎

一下大盤一下車架?

那如果你今天又考慮碳纖維車架是不是又有一年正常 兩年變軟 三年風化的問題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ggchao wrote:
我身高174cm 體...(恕刪)



真是不知所云....
我車架及輪組皆非頂級心裡有數 , 但從不知卡鞋真會差很多嗎 ? 我的卡鞋真的等級不高 ( SHIMANO的平價登山卡鞋 + SHIMANO 登山兩用卡踏 , 有扣片彈簧 ) . 我嘗試描述一下我所謂抽車稍微軟的感覺 , 那是在一個稍陡坡抽車到快到頂有點踩不動時會感覺好像在平地時胎壓變軟的黏滯感 ( 胎壓實際沒變 ) .
如果是這樣 , 卡鞋的好壞有差嗎 ( 沒用過其他卡鞋 ) ?

還是任何在快抽不動時都一定是那種感覺 ?
您的經驗大概就是我的我要的答案 ( 我是想要105腿 + RIDEA 橢圓滿盤 ) . 但真的除了齒盤硬度沒差以外其他也沒差嗎 ? 我預期最少橢圓盤可在做迴轉數劃圓動作時有省力提高效率的功用吧 ( 尤其爬坡 ) .

以我的道行實在很難去判別五通是否軟 , 但 TCR 鋁車系列的五通應該還不差吧 .
ggchao wrote:
我嘗試描述一下我所謂抽車稍微軟的感覺 , 那是在一個稍陡坡抽車到快到頂有點踩不動時會感覺好像在平地時胎壓變軟的黏滯感 ( 胎壓實際沒變 ) . ...(恕刪)


這個感覺像是輪組的問題
你可以先試著使用比較高的胎壓看看(這不用花錢)
或是換比較不黏的外胎(這要花小錢)
或是換板輪使用管胎(這要花大錢)

另外, 據幾位車友說 RIDEA 比 ROTOR 橢圓盤材質軟
因為我是用 ROTOR 沒用過 RIDEA 不確定是否正確
ggchao wrote:
您的經驗大概就是我的...(恕刪)


問題其實在輪組跟外胎。

你比較的這些輪組外胎都不一樣,胎壓也不一樣,講究點內胎也不一樣(內胎很難感覺出分別)。

變因這麼多就可以這麼簡單把問題都壓在別的零件上面?

外胎、輪組跟卡鞋都是可能的方向,卡鞋如果沒差為什麼價錢可以從兩千出頭賣到破萬?

SPD/SPD SL我都有用,踩踏的感覺也很不一樣,光是卡踏的彈力調整加強感覺就不同了

說真的,以01正常的風氣其實你愛換什麼大家大可以叫你直接換,但是這樣真的只是多花錢,你說你沒錢又想換掉根本沒有分別的零件,心理因素居多吧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ggchao wrote:
您的經驗大概就是我的...(恕刪)


反正你就是想換東西 那就趕快換吧 騎過再上來說心得
SHIMANO 105標準盤測試強度我可以告訴你
右側齒片曲柄EN測試180公斤加壓偏擺幅度5mm
左側齒片區炳EN測試180公斤加壓偏擺幅度9mm
以目前看來除了有一家尚未上市曲柄組之外(不便透漏)
這組齒腿是最硬的廠家了


胖小孩 wrote:
反正你就是想換東西 ...(恕刪)



這位網兄說的好!! 有錢為甚麼不花 讓自己開心有甚麼不對!
在網路上說穿了就是為自己找個敗家的理由
為自己花了大把銀子找些無上的快感
外加人云亦云
只要不傷害到人
自爽一下又何妨
更何況根據美國哈佛大學齁亞郎文化學系 約翰虔滿初徠教授的研究
那就是有錢人的感覺約比一般人靈敏一萬倍左右(視人種與手頭現金而定)
虔滿初徠教授在調查了將近七千多個個體後
發現只要是較富裕的人, 他(她)的各項感官都會明顯的比尋常人敏感
所以說樓主說跑三感覺吸震效果愈來愈好
自然是因為經濟狀況比較好而感覺到那微妙的差別
千萬不要忽略這微妙的feeling阿
那一點差異極可能會導致有感覺的人嚴重便秘或失眠
詳情請參考 2006 Nature No. 23 Page 267 Prof. Chanmanjulai 的發表文章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