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請教)輪組黏配重塊的問題

chhuang1010 wrote:
是這樣沒錯,但是動能...(恕刪)



呵~感謝大大說明
想再請教大大一個問題

舉個誇張一點的例子
兩車重量相同
一台10公斤的車,輪組佔9公斤
另一台10公斤的車,輪組只佔1公斤
兩者已達到相同速度,欲維持定速前進
何者維持速度所須耗費能量較大??
如果停止輸出動力,兩者的滑行距離會是一樣的嗎??

小弟物理沒學好
還請各位大大指教

ruf993turbo wrote:
一台10公斤的車,輪組佔9公斤
另一台10公斤的車,輪組只佔1公斤
兩者已達到相同速度,欲維持定速前進
何者維持速度所須耗費能量較大??
如果停止輸出動力,兩者的滑行距離會是一樣的嗎??


其實兩個答案是一樣的,需要消耗的能量是一樣的。然後滑行的距離也是一樣的。因為整體車重就是10KG,輪組輕重不影響。這邊也許有人會質疑那為什麼輕的輪組跑的比較快~
我猜(1)整體車重因為輪組變輕而減低
(2)通常越輕的輪組用料越好,HUB可能很高級,所以很滑溜,減少很多摩擦力。
(3)用這種很貴輕的輪組,應該也會用很高級的外胎,外胎對地的摩擦力也是影響很大,因為車子在行進中,也是要抵消動摩擦力。起步要抵消靜摩擦力,所以車外胎也是佔一部分因素。

參考看看

如果形都一樣,那空力應該也會一樣

轉動慣量會不會有影響?

chhuang1010 wrote:
其實兩個答案是一樣的...(恕刪)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Jason444 wrote:
輪框直接灌水泥,剛性...(恕刪)


還可防爆胎啦
chhuang1010 wrote:


其實兩個答案是一樣的,需要消耗的能量是一樣的。然後滑行的距離也是一樣的。因為整體車重就是10KG,輪組輕重不影響。

參考看看恕刪)


可是我這樣想錯了嗎? 整體能量是移動加上轉動.所以是1/2mV^2 + 1/2 Iw^2
前面1/2mv^2是不會變的,但是輪組轉動慣量大的就能量大.
而同重量的輪組轉動慣量與風阻仍有差異.
ruf993turbo wrote:
呵~感謝大大說明

一台10公斤的車,輪組佔9公斤
另一台10公斤的車,輪組只佔1公斤
兩者已達到相同速度,欲維持定速前進
何者維持速度所須耗費能量較大??
如果停止輸出動力,兩者的滑行距離會是一樣的嗎??

...(恕刪)


兩台同樣10公斤的車在均速直線移動時的慣性是相同的,

但是輪組有質量與半徑就會有轉動慣量 I = C m R2(m是質量R是半徑),

由公式可知輪組的質量 m 愈大其轉動慣量就愈大,

假設A車總重10公斤其中輪組重量為0公斤,

假設B車總重10公斤其中輪組重量為10公斤(假設這10公斤的重量全部分布在輪框上),

假設騎士的輸出功率固定,

因為B車比A車多出了轉動慣量 I 需要克服(因A車之輪組重量為0公斤其轉動慣量 I = 0),

所以由靜止加速到時速40公里時B車會比A車花更久的時間才能達到相同速度(A車會跑的比B車快),

由靜止加速到時速40公里時B車也會比A車消耗掉更多的功率,

但是相對來說B車比A車多儲存了轉動慣量,

因此在停止動力輸出後B車能比A車滑行的更遠,

而在維持等速度前進時,

A車與B車消耗的功率是相同的.




此外還發現一個重點,

由轉動慣量公式I = C m R2(平方)可以看出,

半徑愈小的輪組其轉動慣量也就愈小,

原來小輪徑是有優勢的

而花鼓的半徑也遠小於輪框,

因此花鼓的重量對轉動慣量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以下小弟的認知,有錯請更正

重量重的物品在維持高速的確比重量輕的物品要容易,
所以重量重的輪組的確可以確保他的高速維持能力,
但他的加速能力就比輕量輪組要困難了.

"慣性"這名稱太敏感了,沒有明確的定義.

最好的輪組當然是像Lightweight那樣,
優點:
1. 輕(加速快)
2. 風組低(維持高速容易)
缺點:
1. 貴

重量重的輪組
優點:
1. 高速容易維持(<--有些人稱為有慣性??)
2. 便宜
缺點:
1. 加速困難(<--有些人稱為重拖??)

重量輕的低框輪組:
優點:
1. 加速快(<--有些人定義這就是爬坡輪??)
2. 便宜
缺點:
1. 高速維持不易(<--有些人稱為沒慣性??)


吳小年 wrote:
可是我這樣想錯了嗎?...(恕刪)
較重的輪組在下坡時有較好的慣性與穩定性,也許平地與上坡跑輸人5%,
但下坡卻搞不好能以更高速度過彎而能贏個10%,總體算起來還是有機會佔便宜~~

換句話說,若是有上下坡的賽道:

技術很好心臟很大者--->請用輕輪組以利爬坡,下坡請靠技術壓彎

技術不好心臟很小者--->請用重輪組以利下坡,爬坡請靠體力克服

均速高者-->空力造型為重點

均速低者-->容易加速為重點

所以東西沒有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世界上沒有[最強的組合],只有[最合適的組合]~~

冠軍之所以是冠軍,並不是因為他最強,而是他最會配車~~
Roger陳
請問一下
以DT SWISS 為例
該廠有出兩組一級輪
分別為 1450 和 1850
針對登山和平地所用 價位亦是差不多
若是依照幾位前輩所言 輪組只要輕的好 為何還需要這樣分?

個人使用的經驗
本來使用鋁邊板的7850 C50
目前改用 雷諾全碳纖板輪
重量相差約400G
兩者相比之下 平地7850 好維持很多
而登山則是全碳纖輕快很多
都是空力輪組了
這是人體錯覺嘛?
還請專業的前輩釋疑了~

我的天阿....
所以所有輪組大廠的工程師都是白癡...
用石頭做板輪最強, 又有台灣天才的慣性
又有低風阻 厲害厲害

請去問問職業車手高速下坡過彎輪子輕好還是重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uRcmPnSTM

Roger17Chen wrote:
較重的輪組在下坡時有...(恕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