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請教各車廠間碳纖維車架等級是否相同?


p2919 wrote:
抱歉一下,你的轉述是...(恕刪)


正確,碳纖維要說他是高科技國防工業也不為過,想想自行推測結論:身為石化大國的美國怎可能讓關鍵技術掌握在小日本手上

秋水呀~秋水~轉述之前也花點心思吸收融會貫通一下,如果又是大鍋炒的回覆,就請個別貼出幾位業界朋友的連結供大家自行判斷就好

可否請各先進多分享一些關於奈米碳管〈carbon nanotube, CNT〉應用在車架的新知~感激不盡^^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lwl7698 wrote:
小妹想請教各位達人們...(恕刪)

回樓主…就是因為碳纖維可改變一個車架的地方太多了,也太複雜了
你就看那個塗裝順眼,車架好看,品牌也不差的買就是了
深究原料非妳本意,也深究不來
基本上你列的兩家車架廠都不是小廠
妳該考量的不是兩家車架好不好
而是那家可以給妳比較好的服務
那些碳纖的數字都是參考用參考用
雖然
談『各廠牌的碳纖車架』似乎真的成了月經文,
但必須肯定的是...........『多有新意』
再來...........

各廠的一級、二級車架比較.......來吧!等著拜讀吧~


jay18 wrote:
正確,碳纖維要說他是...(恕刪)

莫兄現在比較圓熟了,
不像以前動不動就開口罵人。

其實「貼出幾位業界朋友的連結供大家自行判斷就好」
不是很有用的
我被你砲轟鍋的1K、3K、12K之後
又下了一番功夫在碳纖知識
但這些年01上網友仍廣為流傳1K=最好
而非「1K=表面織布紋理,不等於最好」

還是把「轉述內容」重複貼上較有用
將精華「1K=紋理,不等T800」直接點出來。


給莫兄一個建議
我還蠻欣賞智陽兄,不是欣賞他的大砲
而是他炮轟別人之後,
會花時間敲鍵盤,長篇大論解釋原理、典故。
足感心A

而莫兄砲轟別人之後,不解釋事由、原理,
就擺明著意氣之爭......看過你和別的網友對尬
.............做人別那麼衝。
大家都喜歡騎車,交個朋友嘛。

不知莫兄知否清風兄的部落格?
他稍微有提及「奈米應用在車架」這方面,
我就不轉貼節錄內容,以免被罵

請點閱連結:奈米碳管

我愛單車 wrote:
可是我有問台塑的員工,他說:他們公司主要生產玻璃纖維,碳纖維?沒有喔!

連到台塑去看一下http://www.fpg.com.tw/html/pdt/pdt_clo.asp
雖然當時我向台麗朗買的也是玻纖,也沒機會去看他到底有沒有碳紗?也因我們用的是TORAY。
但台塑是用原油去提煉出各項商品,碳紗也是原油提煉後再加工出來的東西,不做碳紗的話可惜了也不合理,但看他是有碳纖維短纖,可能在業界排名是看相關的產量都算在內吧!

現在很多疊層技術都已突破,當然就會多用一些玻璃纖維與碳纖維去做,但玻纖便宜很多........。雖然重量多了一點,這就是其中一項不可說的秘密,別再問我了,秘密告知到此為止。

碳纖維產能排名全球第五大的美國Hexcel公司,於○一年因「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令飛機製造業大受打擊,導致這家專擅航空級碳纖維的公司一度瀕臨破產境地。○二年底Hexcel股價崩跌至二美元上下。但是,飛機為降低燃油成本追求輕量化趨勢蔚為主流,碳纖維供不應求,使Hexcel股價三年來飆漲近九倍,漲勢比道瓊成分大飆股波音公司還凌厲。

美國當然不會不參與碳纖維,當然用途在軍事國防、運動器材、汽、機、腳踏車、飛機、航太.........。現在還有奈米科技運用在碳纖維裡,只是Hexcel目前的產值比較少,排在第五大,但美國還是有參與的。
秋水 wrote:
莫兄現在比較圓熟了,...(恕刪)


這與圓融無關~而是看對象!

若對象沒有充分認知~又自恃甚高主觀甚重,又何須浪費自己熱情及所知

但未經查證之主觀看法會誤導他人,講在多也是偏離事實...既然在公開論壇,就是要受大家公評~你我都是

如你聊天~當然就彼此聊天,若你肯定且斬釘截鐵~那對方直接回覆否定,那也很正常

又你我都是社會菁英,各自花點時間研究查證,那後續的討論不是更有樂趣,無須一定要等著對方告訴你吧

http://www.xindiancyclist.tw/
忘了連結Hexcel給大家看一下
http://www.hexcel.com/
高手出現了~
這篇有看頭~
搬張椅子旁聽先~
請問一下各位高手

是不是白牌碳纖車架的品質就比較差
我在大陸網站上看到不少的白牌車架
有些的車架設計有些十分近似於大廠牌的車架
也可說是百分百模仿

但問題若很多的話那這些車架廠生產的車架會賣到哪去?
在國內我試著找過沒有類似的商品在賣
所以不太懂他們的市場在哪

另外我自己和朋友也用了白牌車架組車
至今也騎了快2年了
一些人這段時間有參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比賽
但也沒出過災情也沒聽他們抱怨什麼
所以白牌車架真的就是等於品質差的產品嗎?

最近實在很懶的打字~稍微寫一下就好 請不要棄嫌

1.生產乾紗的就那幾家知名 不論H或newport都是我們所謂的預浸布廠(但他們本身也是epoxy廠)有些則單純是預浸布廠 而車廠買砂都是買預浸布居多 否則就是買乾紗 再自行研發epoxy給予預浸布廠處理 而預浸布廠的工作就是他們自行有跟epoxy廠配合 而生廠預浸布給以車廠使用 矛盾點在於1.原紗材質的使用 有些不透露 2.他賣給A廠同樣可以賣給B廠 所以自然賣出的價格比後者低廉 所以一般小車廠就直接買預浸布廠的布 這樣不知有釋疑嗎


2.外觀幾K或許一般人認知是沒差 其實強度的差異還是有 但是可以忽略的原因是1.碳纖維車價最重要的是管壁厚度 K數亦同時代表著這布的厚度多少 舉例3K的厚度是0.196 而1.5K是0.145 而我管必須要的厚度是2.0mm 如此一來 我不論用何種K布 我都必須達到2.0mm的厚度才是安全係數的標準 因此我用1.5K的話 我就必須多貼UD以達標準 當然這只是我很懶的詳細的說法 其中還有排疊方向的計算 粗淺來說 我的K布或UD的厚度越薄 我所可以組合的方向性越多 車架的剛向強度越能發揮 這樣不知是否釋疑???


jasoncheng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