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用公路車騎望高寮的時候,時間快了約7-8分鐘,但比騎登車山還要累。除了月光森林那種變態坡之外,對我而言,騎公路車爬坡會比騎登山車好爬。不過,多練車才是王道,不管是登山車還是公路車。騎登山車爬坡勇腳大有人在!
以今天與車友約騎觀音山中直路為例,車友坡度表顯示為22%雖然僥倖39-25不落地直上!但相信換登山車會更有效率主要還得看坡度以及齒比,還有距離胎寬胎壓車重等單車運動也許剛開始從人云亦云一路發展至此遲早大家會開始思考適合自己從事的方式包括最近車友曾經討論的公路越野車都是可以列入思考的囉!祝福您~
Stallings wrote:三盤我覺得 OK,但 32T、34T 的超大飛輪我真的覺得不好...(恕刪) SRAM公路車飛輪裡面有這麼一個東西12, 13, 14, 15, 16, 17, 19, 21, 24, 32
要爬坡~CT盤50-34~配11-28~夠用了~三盤~配11-28~措措有餘~再不行~就是腳力問題~所以~公路車~飛輪我能接受的~最大就28了~再上去就失去該有的綿密感~而且~30-32或34~這檔位我不行的時候騎起來比走路還慢~所以~我會選擇下來牽車~省力也不傷膝蓋~
meridian wrote:美感可以吃嗎?你爬1...(恕刪) 這位施主好兇喔~ 話說回來~腳踏車可以吃嗎?汽車可以吃嗎?來01 討論可以吃嗎?書可以吃嗎?上網可以吃嗎?....好像人生沒有多少東西能吃... 回歸話題~我也是覺得齒比太輕, 很難騎, 乾脆牽車.
SSUUY wrote:這位施主好兇喔~ 話...(恕刪) 我也是認為34T救命盤是需要的大輪車最好都要有一個救命盤雖然不好看 但萬一上卡又定竿應該會很難看臉...........真的喜愛拿公路車去爬險坡34T 也許還會不夠用不是每個人都是勇腳不是每個人都是環法選手保護好你的膝蓋以免老來病痛多.
isohera wrote:我也是認為34T救命...(恕刪) 小老頭我是4年級中段班的,從高中時代就騎彎把鋼管公路車(大盤52-42/飛輪14-28六速)。現在還是騎那一台車,只是把前大盤換為三盤(52-42-30),後飛輪換成11-30八速飛輪,前後輪組換為700*23C(原先是27-1/4”)。因我體能已不如年輕時候,且身體機能也比年輕人不如,所以將車子用此設定。平常時候大盤幾乎都在42盤上,飛輪都在15-17上。爬觀音山凌雲路一般最底線就是飛輪到底,大盤不變。偶爾想散步上觀音山或是爬第三趟時才會將大盤降至30。雖然經常被登山車及小折的車友刷卡,但我還是堅持我的(登山公路車?)的設定。因我還想用我的雙腳騎個20年30年,不想過早報廢掉我的雙腳。騎車是興趣,是享受,評量自己的承受範圍,不要超出,以免造成遺憾時再來後悔難過。
個人認為公路車 ct盤加上25t飛輪就很夠用了最近的公路車 3盤 34t飛輪 是變的很平易近人可是也失去了部份公路車的特性....."速度"當然年齡跟體能也是考慮因素只是在適當的範圍內 先別急著否定身體的可能性除非像職業選手這樣操 不然要操爆的的機率應該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