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unov wrote:難道重量1.5kg的鋁車架,成本就該跟1.5kg的鋁塊相同?一盒新台幣萬把塊的工具軟體,成本就該只有紙盒子和塑膠光碟片的價碼嗎?...(恕刪) 基本上你說的觀念我都認同 不過資訊或數位產品本質上與其他產品是不同的(Information Rules, 1999)資訊或數位產品的開發成本很高, 但再製(複製)成本很低(可以趨近於零)賣1000套與賣100套是幾乎一樣的成本,所以賣的越多賺的更多(好像是廢話 )只是失敗的好像更多 單車成本我想除了研發設計的費用外,主要是模具與良率造成的比例較高因為單車還不能說是大量生產的商品(主要是尺寸差異)不過我認為單車的生產廠商應該賺很大,通路商(車店)反而是賺很少的一群 ...回到原PO的問題 ...公路車騎起來速度快,相對要求的東西很多,要學的東西也多,要砸的錢更多不過因為公路車講究踩踏效率,所以姿態舒不舒服見人見智,尤其是沒避震器 但踩踏比較輕鬆,以同樣的體力或腳力可以騎比較遠的距離
我算是公路車新手.騎小折和登山車後 就想試試看公路車是什?所以好奇心驅動之下就買一台來玩囉.感想是:1.怎麼那麼痛! 撞個小小坑洞就回饋到手與屁股 會讓只好雙腳站立過坑洞.2.怎麼那麼趴! 那麼不習慣,但是自己調整椅墊高度後,就舒服多了也習慣多了.3.怎麼那麼快! 平路隨便採一下就30KM/h,比騎小折或登山車平均速度快到5~10km/h下坡還曾經衝到55Km/h4.怎麼那麼爽! 沿途一直刷卡別人(不包含登山車與公路車高手),雖然對被我刷卡的人不好意思,因為我之前也常常被刷卡...後來神經一下,騎個羅馬公路(三峽 三民 羅馬公路 關西 大溪 三峽 共100km),竟然5小時20分就到家了...你說爽不爽呢 ,我個人是會繼續騎公路車拉^^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