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討論)飛輪齒比的配置

我是買二手CAMPY輪組+網拍9速CAMPY飛輪....

如果你把舊輪組跟飛輪賣掉

價錢扣一扣 應該還OK

雖然我都沒賣

想說以後有機會再上SRAM的11-28飛輪....

畢竟我是肉腳啊....


豬小銘 wrote:
昨晚問店家一顆低階的...(恕刪)
看完你寫的文章

感覺你應該算是蠻強的好手

不過可能跟我這種肉腳面對的困難是不相同

當我爬山遇到快不行的時候

我的選擇1.降低齒比 試著拉高迴轉速 這讓我覺得輕鬆一點 可以撐久一點

2.站立抽車 撐過這一段陡坡 快速接回緩坡 再放輕齒比 再拉住迴轉速
不過在技術不夠好 耐力不夠強 重踩之下 通常這種攻擊只能使用幾次

基本上 我爬山路時 換檔相當頻繁

遇到不行就降齒比 遇到行的時候就緩和一下後就昇齒比

所以 目前的我沒辦法像你一般 靠著肌力 用重齒比 征服山路

不過我想這應該是到一定水準後 應該要轉換的殺坡攻略


對了 回到主題 換檔頻繁的我 在使用過11-28後 感覺13-26爬坡真的不見的比較差

不過遇到快掛的時候 還是懷念28的就救命齒盤...............






MicroGiant wrote:
這個問題,
要看你...(恕刪)
當我爬山遇到快不行的時候.我的選擇
1.降低齒比 試著拉高迴轉速 這讓我覺得輕鬆一點 可以撐久一點
2.站立抽車 撐過這一段陡坡 快速接回緩坡 再放輕齒比 再拉住迴轉速.不過在技術不夠好 耐力不夠強 重踩之下 通常這種攻擊只能使用幾次.
基本上 我爬山路時 換檔相當頻繁 .遇到不行就降齒比 遇到行的時候就緩和一下後就昇齒比
~~~~~~~~~~~~~~~~~~~~~~~~~~~~~~~~~~~~~~~~~~~~~~~~~~~~~~
我會參考看看!我覺得你好客氣!
其實我很鹹魚的.
之前針對飛輪的問題有約略問過店家.大概知道洗馬路好像沒有我想要的商品.所以.試著藉由此版一方面交流.另一方面探詢有沒有與洗馬路相容且合適我的商品.因為這樣我就只要更動飛輪一部份.原有的飛輪我是打算留著.
dnalvqrq wrote:
至於53拖19比39拖14重
我想那是因為力距和鍊條不正傳達能量效率差
一般用大盤了不起用到11.12.13.14.15.17

感謝+1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MicroGiant wrote:
這個問題,
要看你要用什麼方式騎車。
2009 北宜公路賽

20090523 Race
.分類:訓練2009/05/25 13:14
.
今天的騎乘感覺算是感到已經發揮了100%了吧。這種成績當然不能算是『很好』,但是我必須老實說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成績已經算是『很好』了。---What am I talking about?
我的意思是:其實也不用說我騎的好爛,爆很大,很遜,還可以接受。我覺得應該認真的看待自己的表現。

今天這場,騎完的感覺我覺得很好,爬坡的過程當然是很辛苦,其中一段我還一直想『這種活動適合我嗎?怎麼這麼累?我是不是騎完這場應該要放棄這種比賽?』,爬坡心跳一路都是180以上,訓練時幾乎不曾有這樣的心跳(平時測的LTHR是171),原因除了是比賽之外,還有當日的悶熱所導致以及水分補充的不夠---有騎的人就知道這種心跳下連喝水都很難吞下。

爬坡起段,跟著大家一起衝,但是還是只能看到眾人的尾巴,比較欣慰的是至少沒從視線中跑掉,到了中段--這時集團已經看不到了---開始心裡頭想著上面的念頭,曾經一度試著降齒比拉高轉速看看,但是發覺這樣子一定會提前爆掉,所以還是用肌力來替代轉速,所以RPM一直上不去,也曾經想維持齒比拉轉速,但是已經瀕臨185-190的HR實在也是負荷不了。中段過後的一陣子抓到了呼吸的節奏breathing pattern,覺得騎的很順---這邊說順是一種比較而言,並不是說騎得很快很舒服,事實上是一點都不舒服而且也不快。

到了3KM處,我開始能夠騎一小段抽車一小段,雖然抽車的時候速度跟RPM其實是都掉下來的 (也許我該用降2檔的齒比?還是說抽車的RPM降太多了?),但是這樣反而更感到有節奏也比較容易騎一點,最後的3KM其實也沒超過多少人,因為能夠騎進前30名的大多絕對都有練過,要不然就是體力過人,所以要超越對我而言其實有難度。

最後的幾公尺,因為也算是平路了,就盡情的衝刺吧,絲毫不覺得HR已經標到193了。
這次沒有使用功率花鼓,因為真的滿重的,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過渡的依賴或是擔心HR似乎並不是很好的事,比賽不是比HR,是比速度,速度就取決於功率,重量,效率。

由這次比賽來看,
1. 爬坡迴轉速有點低,根據Joe Friel force workout,6%以內的坡儘量要用大於70轉來爬。8%的話可以降到60轉以上。這次的坡度大部分平均大約是在4%左右,所以其實RPM應該至少要70轉,所以RPM的加強也是日後的課題,當然這也是跟個人fast, slow twitch muscle的分佈有關,不過至少也要練一下。

2. 這次用的是52/39,絲毫不覺的有重踩的感覺,但是RPM也只有60-70了,齒比再調重也至少要維持這樣的齒比才行。所以肌力的加強,尤其是長時間如半小時到1小時連續爬坡的肌耐力,但是這點就難了,以目前訓練背景的territary來看,這點比較難達成。

3. 爬坡的效率很重要,但是每每在比賽時都忘記要特別注意下死點及上死點的出力方式,偶而想到了但是卻很快就被疲勞、酸痛以及喘不過來給忽略了這項。如果真的全程都能保握這點,會有更好的成績。

總時間:52分半。 Grade No 32. 前面說了,我覺得已經使用到100%的能力,加上這次也覺得狀況不錯,輪組也算夠輕的ambrosio F20 加管胎了,所以要再進步的空間很小。
~~~~~~~~~~~~~~~~~~~~~~~~~~~~~~~~~~~~~~~~~~~~~~~~~~~~~~~~~~

對不起.借小弟放在版上.(如果大大覺得不好.小弟立刻拉下!)
悠遊徜徉在一個人單獨騎車的時光 開心享受於大伙兒共同騎車地歲月
如果28或29的飛輪

是要讓你可以在超陡坡慢慢龜的話

我倒覺得可行

以我自己比海角的經驗

最後2.5k 我也是設定要53/27上去

但當我變到27時 我又馬上變回來

因為覺得太輕了 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用抽車的方式

建議如果可以接受的話

使用到27就可以了 甚至25 然後配ct盤

提供參考
豬小銘 wrote:
昨晚問店家一顆低階的...(恕刪)

更~~
啊~陪你練車的我就是這個系統啊
你都沒注意我的車

我現在的飛輪就是12-29的miteh啊(不過粉貴要3張小朋友)

你好..
我的車是使用S牌UT,前面使用50/34 CT盤,飛輪使用11~25
有時候總覺得前面用34時感覺檔位太輕,變到50時..又感覺太重.因為腿力不好啦..
有考慮是否我後面飛輪要換成12~27的...這樣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比較好..
kevin0222 wrote:
我的車是使用S牌UT,前面使用50/34 CT盤,飛輪使用11~25
有時候總覺得前面用34時感覺檔位太輕,變到50時..又感覺太重.因為腿力不好啦..
有考慮是否我後面飛輪要換成12~27的...這樣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比較好..


換飛輪沒用..
50/34這種CT盤因為齒差16T,會讓大多數的人覺得,掛34T太輕,掛50T太重.

2種解決方法.
1.多練腿力.
2.換3盤.
C/T盤配 10速 飛輪13/25 ~13.14.15.16.17.18.19.21.23.25

小弟剛好是這樣的配置~"~
平路加速非常的流暢,齒比綿密無比,尤其是高轉速的狀態~~
但身為肉腳,爬起山來 34 - 25 根本不夠用~"~
感覺好像剛好相反

應該是要找密飛輪

而不是疏飛輪

不然你會覺得頓的更嚴重吧

有錯請指教 謝謝
kevin0222 wrote:
你好..
我的車是使...(恕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