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著這樣比較:有撞球竿的人或長時間打球的大大參考之:拿19o.z.的球竿和20o.z.的球竿撞球雖然只差1o.z.做球的細膩度不一樣,不管是打長程球的穩定性,或是下賽時手腕的的靈活度,運用上差很多,打幾盤沒什麼,但連打7或8小時下來,(如司諾克冠軍賽)這1盎司會造成最後幾盤輸球(因為手部已擺動多次肌肉疲倦了),撞球的人體重和球竿重量之比例相差較大,尚有此影響,你所使用的工具影響了作功.同理證其他運動如:羽毛球(球拍材質及重量)...或穿氣墊跑鞋跑步和穿鐵頭工作鞋跑步之感覺...以上所述供參,不知可否...
f2344773 wrote:答案是重量沒差那麼多...之前看到過當代最輕車架與20年前的車子讓同一批車手上坡計時的比較時間幾乎沒有差別(恕刪) "幾乎沒有差別"這表示還是有差別計時賽應該就算贏0.1秒,還是贏請問測試車手有幾個人測試車輛有幾輛車手之間的差異性?車輛之間的差異性?同一批車手進行測試,是同一天嗎?那選手是騎第二量車時,體力的情況一樣嗎?就算第二輛車讓車手充分休息,也無法證明車手兩次測試的狀況一樣?也無法證明車手是否有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