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承壓區在中軸平台,那代表前後兩端勾點處與鞋底板就夾不緊了,會滑動.
(也許我錯了,請令指教,我亦希望事實真相,解決多年心中的疑惑)
spd系統我覺得不好對準.
(別稱大大啦!)
關於卡踏的疑惑(謠言)還很多--
1)小弟覺得軸最重要:鈦軸 or CR-MO軸心? 誰好
姑且不免俗的看, 08環法冠軍Carlos Sastre ,用CR-MO軸心.
這是一門材質學vs力學.不在此論
2)spd便宜嗎,等級低嗎?
-比等級,spd系統,國產有 鈦軸+鈦本體,look有作嗎, 等級誰低?
-比價錢,如果您能解決上材質學vs力學效率的疑問,那您應該對 某牌萬元的 Carbon+ Titanium產品, 就自然會有評價

對廠家是否炒作市場而下定論.
0266 wrote:
當L距離(施壓點離軸心距離)越大,代表使用更多材料--不管任何材料-材料用越多,形變當然越大
"形變大意指吸走你的能量越多",所以若以同樣材質作踏板,L距離較長的LOOK系統,會比L距離較短的spd系統踩起來較軟. 這道理非常簡單卻確.(只是這微小的L差距造成軟度,一般人不會察覺)
不正確! 上述分析僅成立在鞋底板與卡踏只有點線接觸 (不是面接觸), 然而"正常"鞋與踏板結合後實際受力情況, 實際的承壓區應是位於中軸的平台, 就是鞋底板的區位, 是面接觸 ; "有效踏面"越大踩起來越穩 ( 有效踏面 = 鞋底板 + 卡踏 + 硬鞋底) , 鞋底板與卡踏密合度很重要!
0266 wrote:
LOOK的L距離較長,優點是腳裸較不易左右轉動,也就說固定的較牢
正確!
Life makes more sense in travelling than just for arrivin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