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言川 wrote:台北南京東路方程*買...(恕刪) 唉網拍上靠濃妝妹妹騙人點進去的那家喔...對他們的印象沒很好...那家已經被我和朋友列入拒買黑名單了GOD BLESS YOU!希望老闆剛好心情好
請問現在官網A2擺的灰跟紅是2013款還是2014?看12'的白、白紅都配色配得很棒,相比今年的比較沉穩也比較單調了一點,有人知道14'會在出別的配色嗎? 什麼時候會出?還是現行的紅、灰就是14'的?抱歉沒這方面的知識希望有可以回答小弟謝謝順便問一下有人知道台北哪裡有可以租到anyroad嗎?
lawinghei wrote:請問 配置的 ALE...(恕刪) 要換就要換off-road胎才有任何路的味道啦!有機會租來騎騎看跟一般公路車有何差異其實若想追求速度,也是可以換,反正換車可以帶過去。不過碟煞問題要解決
今天原購車的店家通知,捷安特免費更換2013年式Anyroad 1及2 之煞車組(不包括碟盤),因為之前只更改了後煞,所以就免費換了前煞,感覺比之前的有彈性,也無異音,靈敏度增加。沒改煞車的車友就向原購店家問問吧!
Anyroad 2 新車報到年初,在一個朋友的帶領下,開始騎乘自行車。一開始都到租車站租借車輛,但常受到借車與還車時間的限制,所以在半年前決定買車。但怕自已「起頭燒燒,尾呀冷冷」,也由於我媽媽有在騎車,偶爾也會一起騎車(陽光公園為起點,至八里、淡水、社子島), 所以當時先決定買一台我媽媽也能騎的登山車,若真的沒在騎了,至少家人還可以利用。年中至年底買了登山車的的這半年,在輪休的假日中,河濱的足跡踏過八里、淡水、南港、鶯歌,最遠至大溪。在10中底開始爬山,第一趟就因沒做功課,挑了一個對肉腳來說很硬的路線,北106乙上華梵至坪林,再從坪林北宜回中和(因為太久沒走北宜了,一直以為坪林到新店是下坡,)。這個2P的挑戰令我難忘,過程雖然艱辛,也靠意志力再從坪林踩上海倫咖啡,但真的也從這個路程去享受騎車爬山的過程。11月初在百般掙扎與害怕中,決定上卡了。上卡後的第一次騎乘,又挑了北106乙,但由於不熟悉上卡的踩踏與施力技巧而在12k殘念;心裏也想上卡沒那麼好騎啊,幾乎已經決定回家就要把它再換回來一般踏板。不過在回家的過程中卻想到,自己的一雙Northwave的休閒車鞋,已經把卡踏的底板部份割除了,不上卡,這雙3600元的鞋子就等於廢了。所以到家時又先把卡踏換掉的念頭先放下了。隨後在陪我媽媽騎車到鶯歌來回的路程中,慢慢掌握到卡踏中所謂「提」或「勾」的精神;也在後兩次的河濱60k的練習中,體會到卡踏確實有提高迴轉數,並且由於多了帶的動作而減少踩的力量,這對於已有運動傷害的我實在是一大福音(10年前過度跑步與游泳(蛙式),兩腳的外側半月板都破裂而動過手術),也由於使用的核心肌肉群改變,感覺較強化後的大腿與小腿肌肉,更能支撐並減輕平時膝蓋的負荷。此時,心中的小惡魔亦開始蠢蠢遇動。12月初帶著期待又怕傷害的心情至捷安特中和南信車行先試做Fitting。因為有先做功課,對不強調速度休閒騎的我,就決定Anyroad 2的車型了。雖然很想買Anyroad 0,它的變速與刹車等級又高一個等級,但對膝蓋不好的我來說,三盤實在是不得不妥協的現實。而對哈比一族的我已也早有心理準備,車架應該是XS不用說。當fitting做完,沒錯!就是XS車架,要訂車,12月4日交車。感謝南信車行的黃老闆,也等我到來拍開箱照與組裝照,在組裝過程中,也吸收到了不少知識,也才知道南信黃老闆有在編俢輪組喔,也拿了幾組車友新編好的碳纖板輪給我們看。嗯,這又是另一個境界了,已經荷包大失血了…(心裏OS,老闆你就別再說了…)。新車到港…開箱…半遮面…換高壓襯帶,同時有網購克破2請老闆安裝…為什麼新車就換高壓襯帶,原因在於登山車用了一陣子後(新車4個多月),開始有跑山路又是獨騎,為減少破胎的機率,有網購克破2並請老闆幫忙更換,在安裝的過程中發現,裏面的高壓襯帶寬度實在是不夠,而且也有點位移了,有些鑽孔的毛邊已經和內胎接觸了,要不是換克破發現,大概過不了多久,內胎也要被磨破了。所以新車要裝克破時,順便也將高壓襯帶換掉。噹、噹、噹,新車組好囉…新車照…試騎景美木柵河濱…一開始有點不習慣,車子的握姿改變,變得比較靈敏。但重點是踏板變好輕喔,是什麼原因呢,車重、踩踏系統,還是騎乘姿勢。又回到南信車行拿東西時順便問黃老闆,可能是700C的慣性,我也不知道,反正好騎就好。而先前的登山車也正式交接給我媽媽,也有請老闆幫我媽媽做Fitting後重新調整,也順我媽媽的意思裝上擋泥板。下次騎乘,要陪我媽媽要挑戰深坑老街…,加油!也感謝這部登山車陪我半年的時光,到過許多地方…,也期待她好好陪伴新的主人,一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