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樓主分享主車經驗,對於某些人的冷言冷語就不要太認真了,我想如果這幾天有人發文40000組一台6公斤的車小弟也會很有興趣的,可是依小弟看來就算有人組出40000>>6.001kg還是會被砲因為6.001公斤不算6公斤
whassuptw wrote:你很喜歡笑別人...(恕刪) 歹勢啦!我車上都用很廉價的零件,台制鋁車架,古老的105套件,整車1萬8到好,不含卡踏9KG,可是我騎了22年,每個月平均也至少有200k,除了換過飛輪大盤齒片鏈條煞車皮輪胎把手帶外,其餘的零件都還堪用喔!我只是不知道一台車的強度及耐用性要用什麼作為標準呢???愈重的車強度及耐用性愈好?愈貴的車強度及耐用性愈好?愈是名牌的車強度及耐用性愈好?要不要拿去做撞擊測試呢?
dvd_did wrote:歹勢啦!我車上都用很...(恕刪) 水哦,才1萬8,就組一台鋁合金,105的成車,9kg看來大大比我厲害多,C/P值超高鋼性怎麼衡量我猜是這樣鋼管車 > 鋁合金 > 碳纖維而重量也是鋼管車 > 鋁合金 > 碳纖維不過也不是絕對的,隨著科技進步,鋼管也能做出 和 碳纖維 相同重量的車架,碳纖維也能做出和鋼管一樣的強度P.S.大大你武嶺那張裸照,真的太猛了
hughsaab wrote:水哦,才1萬8,就組...(恕刪)鋼性怎麼衡量我"猜"是這樣鋼管車 > 鋁合金 > 碳纖維而重量也是鋼管車 > 鋁合金 > 碳纖維 為何我騎過車友的LG鋼管是最軟最舒適的?TCR鋁合金(車友的)最顛但力量傳輸普普,LG CEN鋁車(自己的)又軟又沉重,BIANCHI鋁車(車友的)沉穩又舒適,碳纖則看等級,有騎過路感硬傳輸硬,路感Q傳輸普普,路感Q傳輸硬,當然也有路感硬傳輸普普的,不鏽鋼車跟鈦車"沒騎過不評價",樓主沒比較過碳纖車就猜就評論嗎?,依照樓主這理論~F1賽車或法拉利ENZO一定最鋼性最差也舒適(全碳纖底盤),AUDI等高級大型房車則好一些(鋁合金底盤),最強的就是TOYOTA HONDA FORD.......等等剛性最強(鋼製底盤).......傳說中拔到獅子的棕毛.......別再相信不實的傳言了至於重量~鋁合金跟鋼管要做輕就是管壁抽薄,對鋼性的影響有沒有!?我不知道......碳纖做輕則是增加編織密度,或是用工字結構等等補強後,縮減非受力部位的重量,
hughsaab wrote:水哦,才1萬8,就...(恕刪) 謝謝板大的誇讚,小的拍武嶺這張時可是冷的直發抖車子是我剛上國中時買的,22年前的1萬8其實也不算便宜,以當時的等級來看,大約等於我們現在4萬元買到的車,只是那時候的105套件連變速方式都還是用撥桿式的,就是因為科技的進步,我們才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輕輛的車阿
STANLEY650719 wrote:22年前的車只要9公...(恕刪) 看這一句意思再回文,不要斷章取義,可以嗎?不過也不是絕對的,隨著科技進步,鋼管也能做出 和 碳纖維 相同重量的車架,碳纖維也能做出和鋼管一樣的強度所謂"不是絕對",就是就算相同的材質,不同的管型,不同的設定,都會影響他的鋼性,舒適更何況我又沒講到,舒適,力量傳達的比較,你硬要加一些進去,再說我亂下結果,我只比鋼性及重量耶鋼管有1kg以內的車架,樓上不是有人分享過了,材質都有進步了,我相信強度一定沒問題,只是造價太高(見樓上,不知那一樓,有興趣的人,慢慢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