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請教Giant壓縮車架的優點

關於抽車的問題~~~

不知道各位車友是不是也都有相同體驗

原本可以很流暢的抽車的

換了~~~剛性更高的車架或輪組之後

卻覺得用之前的節奏抽車的時候不再可以順暢的移動重心~~~以及控制車身的擺動了

只是~~~騎乘了好一陣子之後~~又再度可以流暢的抽車了


這種狀況~~不僅我從FUJI ROUBAIX換成09TCR ADV SL有發生

我朋友從08ISP換成09ISP也有很明顯的感受~~

當然我不敢說~~水平或壓縮的設計就不會影響到抽車時~~車身的好控制與否

只是~~突然騎乘~~剛性高了一個程度的輪組或車架時~~一時間會出現無問力抽車的狀況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seaweedroll wrote:



其實這樣比較也...
上坡超好抽車,穩定性高,比水平可樂果C50讚
...

(恕刪)


拿可樂果的C50來和不同世代的08年ISP比,
也不盡公平!
下次可以拿可樂果水平的EP來和08年ISP比
可能準確些 (另外...至少要搭配相同的輪組)。
個人淺見,
參考參考。
迎著風 流著汗 心靈與身體的對話 這每ㄧ刻的感動 都是上天的恩賜
我覺得TCR ADV系列車架, 要買到M/L或M以上比較好看

但S號是可接受(我就選S號)

如果是XS號就感覺壓太大了

相反的, 我覺得M/L號以上的車, 水平上管的車架的後三角就不那麼美了....後煞車那邊

所以, 結論是Giant可以考慮把S/XS車架作的像M/L號一樣,不要壓太大

這篇文的料很多,有的其實很受用
不過說真的,也有很多是純嘴砲,喇叭的部份!!!!!!!!!!!

但是最重要的是你想用什麼角度去看
用市民組的眼光,還是菁英組的眼光
我看很多歧見就是在這樣矛盾的條件下產生的
答案本身卻是沒有絕對的對錯

有些事情沒用極限條件是測試不出來
時速70下坡對選手可能還嫌太慢,那還只是低標
各位跟我一樣市民組的,各大職業賽事影片很容易下載
相信看倌可以自己判斷選手的實力
更別說職業賽選手攻頂後一邊下滑,一邊穿風衣的本領
換做是我,下坡時速70,車子沒抖我腳先抖
可能還要被人批7天後才回家
對我來講是適用啦,技術不到,就不要賣弄

談論車子有問題的卻不被接受的F大,有時想想就過了
畢竟像我這樣跟選手不同層次的,別說聽得懂
我連嘗試的機會或勇氣都沒有,怎麼去接受呢....
再者,時速低一點,強度低一點,這些問題還存在嗎?

質疑或被質疑的時候,想想對方的背景條件,才想想為何對方這樣想
畢竟,一到了網路上挑語病好像就變成常態了
有時根本就混淆了事實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hirosue1017 wrote:
關於抽車的問題~~~...(恕刪)


我也試騎過09TCR ADV SL 剛性感覺比我tommasini鋼管車還硬,抽車五通變形量很小,

抽車(擺車)有點搖不太起來,應該是剛性硬輪組硬連變速都很扎實,車友說再上去20~30萬的車也是差不多

騎乘感,他都試過才買這台

經大家討論,剛性越好的的車架真的腳力也要提高,抽車車身變形量少所以剛開始會不習慣,

也才覺得鋼管車滿好騎的,雖然有變形量但是力量不流失,果然是高效率的傳動踩踏,抽車很好搖車,

不過緩坡跟平路sl很強,陡坡是感覺沒有輕鬆很多,可能有重力下騎乘的關係.
Mobtom wrote:
拿可樂果的C50來和...(恕刪)



你說的沒錯啊...我的舉例本來就是不同世代的啊

就是反證GIOS與G4的...不過C50在當代誰敢說他不好抽車


所以我要說的是,好不好抽車...跟體型技術很有關係

跟五通強度大盤剛性,及輪組輪胎,還有前叉剛性,龍頭把手有關聯

小弟認為跟上管的設計不是很大的關聯,



我一直認為,壓縮車架的出現...實在是廠商的陽謀

這樣就不用1CM出一個SIZE,做幾個SIZE就可以東西方不同身材打死


台語說的 生意人尖巧的所在



至於當代EP,因小弟沒騎過,不敢妄加討論





http://seaweedroll.pixnet.net/blog
geminirie wrote:
謝謝您的回覆跟指教 ...(恕刪)




你太客氣了,我的感受也只是我主觀的感受


大家都是愛好單車的車友...互相交流一下


有空也請你多談一下BH的心得


http://seaweedroll.pixnet.net/blog
f2344773 wrote:
騎過...爬山過, ...(恕刪) >18page 175 reply <


認真讀完24頁,腦中冥想起Sin city的牧師疑問~~ 眾多車款中一個Giant TCR值得大家嘴炮for it 嘛?
Worth dying for ~ Worth 嘴炮 for ~ Worth 喇叭 for ~~ Amen~~

前兩年就聽過幾位討論~ 一說TCR的chain stay夠短不錯~,一說TCR的chain stay過短影響wheelbase…… 又有關於TCR head angle的探討,一說角度好,一說換了Tri用直叉更棒~~ 如今又再度提到了壓縮架,拜讀24頁之後感覺收穫好多,比較崇拜F2344773大知道好多~~~ 。
關於此問題,小弟剛好友騎過06and 09 ISP,感覺是06的車舒適,09的車是硬梆梆
但是還是一個老問題,上坡笨笨的,06已經不太優了,09 so so
我騎別家的車上坡都比ISP輕鬆
但是她最大的優點就是,抽車時的衝刺力,快到你會掌握不住
我個人試過,10%的坡度,我可以抽30km/hr,大約10sec,但是下場是你要恢復約30--60sec
我個人騎武嶺測試09ISP我要騎到3h30m(跟我隊友騎,實力差不多)我騎別家(雜牌車)的車3h15m
DA7800,輪組一樣,so平地快的跟飛機一樣,爬坡鈍鈍的
優點很好的衝刺車(抽車好到抽到你不想停下來)
我是騎XS的
看看很多文章就知道…連Colnago很多車架也都是台灣製造的

以製造的過程來說…捷安特的製造已經可說是世界級了

不然Colnago也不會拿自己的車架跟招牌開玩笑的給他們代工…

捷安特的車子好嗎?

我有一台他十七年的複合碳纖車,騎到了今年也好好的…也沒斷,很多人多慮了

---------------------------

如果捷安特的造車技術真的這麼尖端

那麼可樂果為什麼不乾脆把一級車架給捷安特代工

而是把最低階的碳纖維車款給捷安特代工.....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