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Giant ?? Gusto??該如何選擇

Ray2095 wrote:
原來Gusto的車主會被瞧不起?!
原來有些車友瞪我不是因為我刷他們卡, 而是鄙視我的車!!
原來我騎了那麼久、呵護備至的愛車害我成為單車族中的二等賤民...
沒關係, 一定還來得及!
等我存夠了錢, 一定趕快衝去買一台捷安特!
這樣, 我就不會被翻白眼, 開開心心的騎車了...

除了網路論壇之外,現實人生的車友,也有人是主觀的發表看法,和車友們騎車造訪單車勝地,在當地休息,30~40台車來自各縣市,有一位乙車友看到有其他車隊的人騎冷門品牌,跟我們同行的人說「怎買冷門品牌 ?」

我是覺得還好,別人使用什麼品牌,跟我們沒有利益與損害關係,都是個人的自由。

在騎完中高難度的賽事之後,深深體會到,無論是什麼車種、什麼品牌,其實都不應離開「運動的本質」;
而「運動的本質」包含了一些體適能的收穫、與傷害,例如 : 收穫有,肌耐力提升;傷害有疲勞、抽筋。


然而,
單車運動,雖然是運動,但是它有一半的成份來自腳踏車,就不免有器材的相關討論,與主觀的品牌忠誠度。

單車版討論的方向,也和攝影版、汽車版差不多,著重於品牌、性能的討論。

更有一部份的單車人,比較屬於追求器材的提升,我一位玩攝影的朋友說「我覺得單車和攝影相同,攝友們在團拍時,若拿出太爛的機型,會被笑,因此大家都買昂貴的機種,單車也一樣,我一個客戶,他的公路車配備已經追求到,車把手、座椅使用卡夢。 所以我覺得腳踏車也都是在玩器材。一切都是錢在作怪。

如果是棒球,就比較屬於純運動,場上( 私下討論 )會笑的,應該是球技,不是配件。
例如,拿NIKE、美津濃、SSK(佐佐木)、ZITT,都不是重點,甲棒球隊的人也不會笑對方是拿美津濃或SSK,乙球隊也不會羨慕甲使用NIKE。

15年前,我們球隊有一位小開提供美國知名品牌的鋁棒( 兩萬元 ),對方大學甲組使用的是木棒( 2000元 ),結果我們這隊兵敗如山倒,即使手拿知名的鋁棒( 兩萬元 ),也都沒有半支安打,0安打、0得分、0上壘,對方拿2000元木棒,安打50多支,得分30分,我們0分。 所以他們應該會笑我隊的球技,而不羨慕我們這隊有人贊助名牌球具。


單車畢竟和球類、慢跑不同,有「50%的重心」在於器材的【 做功課】( 品牌、幾何、材質、車種、變速、輪組、座椅 ),所以難免有品牌的討論。

球類通常都是需要一直重覆的做一樣的動作( 打擊練習100顆球 ),材質也一樣,都是木頭、牛皮手套,也沒其他需要專研器材。

單車在練車之前,就需要專研器材了,因為沒車就不能騎,練車前提是要先考慮買車的功課。



Ray2095 wrote:
進了本大樓才知道:原...(恕刪)

Luke Chen wrote:
遙想大學時期,有個老師說:把你們當掉的不是我而是你們自己...(恕刪)


我好像每屆都講這句 XD 不會是我吧 =.=
頂新旗下的油中標了....

還能相信什麼?

浩達實業 wrote:
捷安特只有淑女車,協...(恕刪)


我是說碳纖車架和輪圈在大陸買的,沒有提到其他低階的.

多半的歐美名牌也是用大陸做的車架吧..
Harry0899 wrote:
我是說碳纖車架和輪圈在大陸買的,沒有提到其他低階的.
多半的歐美名牌也是用大陸做的車架吧..



前面我有提過,再講一次~

大陸生產的車架並不差,只是他產品的檔次會有很多~

沒有人知道廠商是拿低檔還是中檔或高檔的產品,

所以我們只能寄望廠商有良心,信任有商譽的廠商會為消費者把關

請問頂新集團的高士特是品牌價值、商譽比歐美名牌高?

還是他們集團公司對於產品的品質把關特別厲害??






rx9904 wrote:
前面我有提過,再講一...(恕刪)


這年頭事後諸葛的人多
話說回來 還沒爆發大統油事件的時候
有幾個人能說頂新商譽不好所以高士特一定車不能騎 騎了很丟臉之類
有誰有先見之明我就服了他

在假油事件之前高士特的車也沒有傳出什麼問題
然後也穩穩拿下三成市佔率
相信買的人不少
價格也逼得捷安特降價+車架終身保固

現在雖商譽不好了後果他們集團自己擔 (它還有電信業..要不要順便去砲一砲)
油都能退了
與其嘴砲不如提出證明車架是黑心的
讓之前買的人都能退車

同業應該都知道高士特車架的來源
而且假設它真的也有問題
那早就有業內人士去向媒體爆料一刀斃命了(A-TEAM會讓新品牌為所欲為嗎?.G牌也不用降價因應吧)
新品牌玩個兩三年就能讓老品牌緊張,可見老品牌吃香喝辣太久 ,EPS都爆高的,單車熱退潮後反而賺更大

現在的情況高士特通路狂鋪(不是指台灣)
也砸錢投資職業隊
最後的結果會不會是這裡一直罵一直罵
高士特車一直賣一直賣
【麵包超人】 wrote:
除了網路論壇之外,現實人生的車友,也有人是主觀的發表看法,和車友們騎車造訪單車勝地,在當地休息,30~40台車來自各縣市,有一位乙車友看到有其他車隊的人騎冷門品牌,跟我們同行的人說「怎買冷門品牌 ?」

我是覺得還好,別人使用什麼品牌,跟我們沒有利益與損害關係,都是個人的自由。

在騎完中高難度的賽事之後,深深體會到,無論是什麼車種、什麼品牌,其實都不應離開「運動的本質」;
而「運動的本質」包含了一些體適能的收穫、與傷害,例如 : 收穫有,肌耐力提升;傷害有疲勞、抽筋。


然而,
單車運動,雖然是運動,但是它有一半的成份來自腳踏車,就不免有器材的相關討論,與主觀的品牌忠誠度。

單車版討論的方向,也和攝影版、汽車版差不多,著重於品牌、性能的討論。

更有一部份的單車人,比較屬於追求器材的提升,我一位玩攝影的朋友說「我覺得單車和攝影相同,攝友們在團拍時,若拿出太爛的機型,會被笑,因此大家都買昂貴的機種,單車也一樣,我一個客戶,他的公路車配備已經追求到,車把手、座椅使用卡夢。 所以我覺得腳踏車也都是在玩器材。一切都是錢在作怪。」

如果是棒球,就比較屬於純運動,場上( 私下討論 )會笑的,應該是球技,不是配件。
例如,拿NIKE、美津濃、SSK(佐佐木)、ZITT,都不是重點,甲棒球隊的人也不會笑對方是拿美津濃或SSK,乙球隊也不會羨慕甲使用NIKE。

15年前,我們球隊有一位小開提供美國知名品牌的鋁棒( 兩萬元 ),對方大學甲組使用的是木棒( 2000元 ),結果我們這隊兵敗如山倒,即使手拿知名的鋁棒( 兩萬元 ),也都沒有半支安打,0安打、0得分、0上壘,對方拿2000元木棒,安打50多支,得分30分,我們0分。 所以他們應該會笑我隊的球技,而不羨慕我們這隊有人贊助名牌球具。


單車畢竟和球類、慢跑不同,有「50%的重心」在於器材的【 做功課】( 品牌、幾何、材質、車種、變速、輪組、座椅 ),所以難免有品牌的討論。

球類通常都是需要一直重覆的做一樣的動作( 打擊練習100顆球 ),材質也一樣,都是木頭、牛皮手套,也沒其他需要專研器材。

單車在練車之前,就需要專研器材了,因為沒車就不能騎,練車前提是要先考慮買車的功課。
(恕刪)


不會阿

用著低階車海放那種昂貴車種也是很舒服的
反之
如果騎著高階車被海放心裡應該也不好受

至於人家說什麼聽聽就好

也有人沒多少預算死都不買大廠要挑小廠買~出了事又很麻煩~國外國內一來一往也沒車騎

單車騎健康的

除非你是要玩聯賽~那個裝備就很重要
但是聯賽還是有一些人沒有很好的裝備成績也不錯啊

不然一般的挑戰賽還是吃喝團

基本上有一定的腳力都有中上的排名

只是單車沒有明顯的勝負只有早點到和晚到的區別

也有很多人是
就算騎輸你裝備行頭不能輸阿

自己騎開心就好
人家跟你講換什麼換什麼會更快你可以參考一下
像是很多人一直叫我上卡我都不要~因為我真的覺得沒有那個必要阿

最後還是要講
要比比不完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人比人氣死人
何必呢



exploer2 wrote:
價格也逼得捷安特降價+車架終身保固..(恕刪)


聽你在喇叭

台灣內銷市場佔捷安特營收只有不到5%

憑一個網路炒起來的中國制小品牌,能影響捷安特全球銷售策略及保固條款,真的是在喇叭
Giant在全球都是一線品牌之一 …只有在台灣被拿來跟泡麵廠做的卡踏車比 … …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