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崇越單車"出清"高士特? 知情的站出來吧! 看不下去了

meetso_temp wrote:
别人的心血结晶我已...(恕刪)

就我所知
要做出碳纖維產品很容易,隨便知道製程的人都可以用簡陋的設備做出來,所以白牌公模小作坊也是一種生意的模式
但是要做出量產化的好產品,發揮出材料的最佳性能,而且品質要穩定不摔死人就很有技術含量,各家RD無一不絞盡腦汁作為各品牌技術實力的較勁,every gram count!!
市場怎麼運轉的,外行人當然只能看到皮毛
你有自由表達你的看法
我也有自由表達我的看法
用皮毛來斷章取義,說這個產業就是這樣的
瞎子摸象,以井窺天,無知又自大就是台灣競爭力變差的原罪.....從上到下(我沒有指名是誰,請自行對號入座)

simonyou wrote:
就我所知要做出碳纖...(恕刪)


我是認為以台灣的資源跟人口,其實競爭力不算差

但就是在歐美日先進國家之後而已 XD

不過您講的是對的,以井窺天,台灣人英文教不好、邏輯教不好

所以總是有那麼一大段差距是看不到的。
代誌大條 又假的。蘋果寫的。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71128/1249325

日本又造假 碳纖維大廠東麗子公司偽造數據

日本製造神話再度破滅!繼神戶製鋼及三菱材料等多家公司後,全球最大碳纖維生産商日本東麗株式會社今天坦承,旗下汽車輪胎子公司偽造數據。

東麗社長日覺昭廣今天舉行記者會,承認汽車輪胎材料子公司東麗混和纖維(Toray Hybrid Cord,暫譯)偽造質檢數據。東麗表示,自2008年4月到去年7月,共149起數據造假案例,而其涉及商品分別出貨至13間輪胎公司,目前未接獲產品出問題的通報。

東麗2014年與波音簽署一筆83億美元的協議,成為新版波音777飛機的獨家碳纖維供應商。子公司質檢造假消息傳出後,東麗股價今早一度大跌8.5%。(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tii3e05 wrote:
代誌大條 又假的...(恕刪)

太神奇了
難怪有時候Toray 的紗會驗不過被退貨....
不過能退Toray 貨的公司也不多啦,那有多少檢驗作假的材料流入市面了??????恐怖哦
simonyou wrote:
太神奇了難怪有時候Toray...(恕刪)


你這話說真的我不太能認同。
外人覺得Toray屌很大,但Toray不見得覺得自己屌很大。

另外,我還不知道有哪一家公司會做所有項目全檢的QC,
所以也不需要神話Toray,講神話就是等著讓人打破而已。

不是碳纖維,但本人就退過一次國內某一家龍頭的鋼材,當然是經銷商處理。
當然這種情況極為少數,但不見得不會發生。

本公司不大也不小。

VW事件好像才發生不久...
本人說真的一向不相信水果的報導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LASFL28HPH_Y7A121C1000000/?nf=1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MZO23972670Y7A121C1MM0000/?nf=1

http://www3.nhk.or.jp/news/html/20171128/k10011237801000.html

看起來都是頭條
MishaShih wrote:
你這話說真的我不太...(恕刪)

一年用個3-5百噸以上的碳紗的公司應該會有材料實驗室
這就是規模大小的差異,白牌小作坊不可能會檢驗原材料

另外我不是說Toray 是什麼神話,但是在世界的碳纖維市場算是大咖(查了一下,有50%!!!個人感結算是蠻驚人的)
日本人最近誠信形象很受傷啊
simonyou wrote:
一年用個3-5百噸...(恕刪)


我懂你的意思了,前面的回文誤解,抱歉。

沒錯,光可以檢驗強度的就要六百萬以上的MTS,品管的實驗室可能就是用千萬計以上。
電子顯微鏡,不知道一台SEM或TEM要多少錢,還有相關人才...不敢想像
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真的是無法負擔相關成本。

我知道東麗是非常大間的公司,大廠通常能表現在品質的穩定上面,
但是我相信出包這件事只是多跟少而已,以統計學來講,就是幾個標準差的問題。

至於誠信問題,其實對我來講也是同樣的,我相信先進國家會有更高的誠信標準。
但沒有百分之百的完美,人類本來就不完美 XDD
simonyou wrote:
就我所知要做出碳纖...(恕刪)


尊重专业,和崇拜玄学,是两回事。
什么 OCLV700我看不懂,但是他做出690g又硬的不得了的车架,小子你有点厉害哟,买来骑看看。就这么简单的事情。
那究竟类T1000又是什么鬼东西呢?
----------------------------------------------------------
”“瞎子摸象,以井窺天,無知又自大就是台灣競爭力變差的原罪.....從上到下(我沒有指名是誰,請自行對號入座)”“
-----------------------------------------------------------
盲目崇拜,渲染恐惧,花钱买平安,,难道不是送7粒的成功密码么?
台湾不只没有竞争力,,我还觉得台湾没有反省和记取教训的能力咧。。。

家里墙壁上挂着的碳纤维车架,有2支是来自台湾。
有没有已经用花钱这个实际的行动支持这些兢兢业业的厂商了?
你做出我认可的品质,我花钱买,买了觉得车子好骑,我就留着。
没有那种讲的玄乎到不明所以我就会信的那种事情。类似这个类似那个,到底是哪个呢?

我就没遇见过我身边哪个做技术的人,会每天跟我讲他是多么殚精竭虑的进行研究和开发。
人家的心态就蛮淡定的。按照开发计划和商品的要求去做他们日常做的工作而已。
设计研发有些时候追求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有些就是一些取舍之间的哲学(理念)。

反而是做销售或直销什么之类的,在那边天花乱坠,讲的嘴角全是泡沫。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拨人,,什么 every gram counts 这种事情,,我没有在信到的。。。


可能您不知道,我其實是對高牌車架跟他們號稱T1000是非常不屑的......但是就事論事

meetso_temp wrote:
我就没遇见过我身边哪个做技术的人,会每天跟我讲他是多么殚精竭虑的进行研究和开发。
人家的心态就蛮淡定的。按照开发计划和商品的要求去做他们日常做的工作而已。
设计研发有些时候追求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有些就是一些取舍之间的哲学(理念)。

反而是做销售或直销什么之类的,在那边天花乱坠,讲的嘴角全是泡沫。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拨人,,什么 every gram counts 这种事情,,我没有在信到的。。。

您不懂不代表這些事情不存在
這不就是我前面說的請自行對號入座........
謝謝指教

meetso_temp wrote:
什么 OCLV700我看不懂,但是他做出690g又硬的不得了的车架,小子你有点厉害哟,买来骑看看。就这么简单的事情。

好巧.........every gram counts就是我聽到從這個總工程師跟RD team嘴裡說出來的
怎麼會那麼巧????你沒在信到跟你認為厲害的竟然剛好就是同一群人,太神奇了

順便透露個訊息
他們一年進行的研發專案有幾百個,但是可能80%以上最後會被cancel掉
可能是生產技術瓶頸
可能是成本跟市場考量
但是我接觸過的每個人真的都很兢兢業業在想方設法提升品牌技術力
我非常尊敬這些人
相對的我很看不起那些不尊重別人專業的人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