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碳纖結構分離經驗分享

MishaShih wrote:
事實上所謂官方,只...(恕刪)


回覆你文中主要三點提問
1."5%這件事,如果從CHC講出來,我覺得會有點扯"
這5%我們討論的確實是在實驗時會出現的偏差
就如你說的"同一個實驗室內,也是多少會出現偏離很大的數值,這種數值會先被剃除"
我想問如果你測的次數不夠多
你如何知道哪個數值是偏差?
還是只要測到的值和公告的數值不同就一直測,直到數值出現你要的才用
或是就算只測一次但和公告數值相近就用
這樣就叫作剔除偏離很大的數值?
還有你之前提到說側向剛性壓一壓就知道不是?怎麼現在又說"多少會有偏離很大的數值"?

檢測儀器量測單位越小越貴
要能動態測量更貴
為什麼?相信你比我更懂
剛性實驗 我用的壓力源單位是0.1Kg 檢測位移單位是0.01mm
並且是動態測量 所以我測量很耗時 需要很多動作去確認我的量測值

2."實驗的方法跟標準應該要有所一致,消費者才真的有比較的基準。"
我認為同一個實驗室出來的數據就是一致 (我只用自己數據比較)
檢驗標準如果有公告或有標準儀器我一定會去遵循
不過目前沒有(但看起來你早就認定小索就是標準)
你要看誰的數據我沒意見
但請不要要求我把小索的標準當標準
或者請你或小索先把他的檢驗方法與CHC討論研究
再由CHC公告為側向剛性檢驗標準
那我就會遵守

3."假設今天有一個人想買小索或山姆的輪子,他要怎麼比較?"
想買誰的輪組就依照自己的喜好
輪組好不好騎和數據並無直接關係
數據是分析輪組作研究在用的
想買哪個輪組借回去試騎或買回去品味不是最明確?
挖洗"山姆叔叔"啦...

Jimmy Chiu4216 wrote:
感謝小索大,借分享...(恕刪)


不會的,歡迎分享,叫我小索就好
索大索大被愈叫愈大,連坡都爬不動了~~~

山姆叔叔3746 wrote:
我作實驗或實作都是...(恕刪)


有沒有抹黑你自己最清楚~
有在關注的人都知道一些事情
別表面道貌岸然
私底下不知道作一些甚麼去攻擊你的同業

只能說你提的理論
在一些有科學基礎的人眼中看來只會有疑問
無法第一時間說服~
更專業的可能就是出來打臉
樓上就專業已經打過不贊述



山姆叔叔3746 wrote:
回覆你文中主要三點...(恕刪)


你也不用臆測我是不是以小索當標準,我講的是態度問題。

至少小索還會參考CHC的測試數據,驗證自己做試驗的客觀性,

因此他的試驗相較之下就會多了更多的說服力。

實驗誤差是一回事,有沒有客觀性是另一回事...


我完全認同數據跟騎乘是兩回事,

如果您覺得數據只是"自己"拿來參考分析用,

為什麼要一直強調自己的數據,甚至扭轉剛性?


扭轉剛性跟幅條在bending的變形有甚麼不同?

甚麼狀況下會讓幅條在轉向產生bending?

起步和已轉動的bending有甚麼差別?

Jimmy Chiu4216 wrote:
沒有其他用意,剛好...(恕刪)


TWARON是甚麼鬼神材料?

12 ton/mm2 是 1200 ton/cm2

這根本不是碳纖維同一個量級的


MishaShih wrote:
你也不用臆測我是不...(恕刪)


我作剛性數據的治具時
就是以我送CHC測過的輪組為標準
我的治具能再現CHC同一個輪組的數據
我才開始蒐集剛性數據

每次測剛性數據前
標準輪組會先上治具確認治具數據穩定
才開始測其它輪組

這在我公佈我的檢測方法時就有公開過
我想不論我說或做甚麼
你們都不會覺得我很努力
本已不想再多說
但你問到除了你 可能很多人也不知道的部分
所以我再說明一次

至於你其他問題
若你有興趣可以看看我的研究或文章
謝謝你的提問
挖洗"山姆叔叔"啦...

MishaShih wrote:
TWARON是甚麼...(恕刪)


哈...材料我根本不懂,但就一個消費者的心理會覺得這車廠的產品應該可以被信賴.

當然另外也不能忽略她的品牌形象相對高...

MishaShih wrote:
你也不用臆測我是不...(恕刪)


哥...
你說的太明白了
起步的轉動慣量跟行進的慣動量......
最大扭轉不會出現在行進間
只會出現在抖坡輕齒重踩的一瞬間.....

關於驗證剛性一事,之前也跟小索討論過治具跟手法,甚至是力量的進給量要預壓再放-預壓再放.
因為小弟的工作產品有做到剛性測試,精度要求是0.001mm
所以我在想是精度判讀有出現5%誤差可能
chc是0.01
山姆是0.1
假設都是壓2mm得到的力值。
chc是2%
山姆是5%

純討論....也可能不對拉..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山姆叔叔3746 wrote:
我作剛性數據的治具...(恕刪)undefined

若官方的測試為全新未使用輪組
對比車友提供使用過不知多久
再加上預壓設定的差異
跟官方公布數據比較有34%的誤差值也很合理
測試的樣品不在同一個基準上辛苦建立的數據庫毫無價值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