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6610 wrote:他說的也沒錯阿那有胡...(恕刪) 那些漂亮整齊的紋路大多都是後來才塗裝印刷上去的啦VUL的觀念是認為紋路是印刷塗裝上去SHM提到的也是一種做法 但是 紋路也不是印刷塗裝兩種差異甚大
jia3521大由你的圖片看來那組試片組成應該是 內部碳纖+外部玻纖組成(電鍍銀)玻纖本身並不導電,至於雖然叫做電鍍銀,但是並非真的是電鍍銀金屬電鍍銀指的是他的顏色,通常電鍍材質為鋁、鎳(還有沒有其他的小弟並沒有深入研究)導不導電還要看表面是否有塗裝試片最簡單的判別拿火燒,玻纖、碳纖都耐火,但是一種燒完是黑的、一種是白的至於其他大大在討論的碳纖紋路,市面上應該沒有整支編織布包覆成型的,成本太高純carbon的產品內部是UD單向纖維+外部編織布所組成編織布單價太高且排疊設計受限,因為它只有0/90兩種角度,所以通常只用在最外層做外觀件碳纖外觀也有人用塗裝、後加工的,但那種都是貼紙、水標,質感相差十萬八千里
碳纖未成行前基本上都是一塊布料,3K or 12K的紋路當然是碳素抽成長纖編織成型的布料。沒有紋路的大多都是不織布,以短的纖維噴在一個平面形成一個厚度,就是一塊不織布,之後再看工程師設定的強度貼上幾層的布料,在經過環氧樹酯成型後,就沒有特別的紋路只覺得是黑黑的產品而已。噴上了亮光漆,紋路就會清楚的浮現,但不織布的產品其實還滿像黑色塑膠製品,因為紋路不明顯也不規則。大型的玻璃纖維製品基本上也是用不織布的製程原理。市面上有很多塑膠製品,貼上的碳纖紋路,如果不影響強度,其實各位大大並不用這麼在意。製造纖維的公司台灣也算是全球的先驅。碳纖與玻纖,都是工業產品常會用到的,當然會依據功能的不一樣,而型態也會不一樣。工程師可以依照功能或是視覺美感來選用有紋路的或是沒有紋路的纖維型態。碳纖維也好玻璃纖維也好,都可以修補,車架或是有關強度的產品,一般都是可以送原廠修補。但是台灣廠商有沒有這麼好心,我也不知道。如果版大喜歡的話當然就OK,我覺得售後服務也是很重要的。至於騎乘的感覺???我個人認為我不是選手應該感覺不到那麼細微的差異。以上是小弟在工廠得到的資訊,如有誤請多多包涵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