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騎車練習可以搭配重訓.增加肌耐力.和爆發力.小弟也是很少騎車的人.但是長跑健身房.但每次出去騎車時都會發現自己有驚人的進步.大概一個月到兩個月.但也不是說都不用練習騎車.因為心肺.耐力和肌肉乳酸代謝的恢復能力.還是只能靠有氧來練習.像雖然進步很多.但是發現自己騎長程有里程上的限制.60公里前都可以.一般平路35上下.用力加速一下甚至可以時速40以上.但是一過60公里就軟了.回程只能用時速30很辛苦的騎回家.
Reback wrote:
長練騎車跟腰部的肌力...(恕刪)
35km上下的車速,如果加上熱身的時間
要騎60公里的距離,加上紅綠燈的問題
可能要2小時的時間…
2小時就軟掉,其實也滿正常的,因為這2小時是你一個人在項風
使用你能騎出來的最大巡行速度…快偏計時賽能力了
2小時的計時賽,本來就會軟掉的,一般計時賽只騎不到1小時
我也試過1個人破風,來回平路大約94km 彰化田尾到嘉義市
全程花2小時57分…去程1小時23分 回程1小時27分 休息5分鐘
也差不多是2小時後,開始軟掉,車速降到32~35km
不過去程的車速,有很多地方車速拉到40KM以上
最高的是溪洲大橋全程5KM,平均45KM
還有斗南到嘉義市,38~40KM(這段有17公里距離)
其也都在35~38之間
回程斗南到田尾就明顯軟掉
比如溪洲大橋去程45KM,回程只有35KM…
當天沒有遇到順風和逆風的問題
但如果是最近要騎,可能就苦了
回程的逆風可能大到,吃起來很吃力
之前遇過溪洲大橋,去程45~50KM在跑
回程溪洲大橋的逆風,20KM都不到在跑

回程其他路段,也因為逆風的關係
了不起25~30KM
去程1小時25分 回程2小15分 一共4小時
跑去吃飯和休息,里程約98KM
Reback wrote:
長練騎車跟腰部的肌力訓練是兩回事喔....(恕刪)
常練騎車其實還是有很多肌肉群沒練到,有時候虛弱程度自己一開始也很難想像
舉個例子
瑜珈有個派別不像一般是在練拉筋也在練體能(我不清楚,老婆去學回來敎我)
在400K前幾個禮拜我不斷的做大腿與臀部各部位的重量訓練
我是不期望有很大的爆發力,只希望不要膝蓋爆掉或大腿抽筋,讓我事後頗腳
很多人都會強調踩踏姿勢的正確,這對一般的並不難做到,但實務上我卻發現
肌肉若不強化,在疲勞之下肌肉的協調與平衡容易出問題,我在300K時吃了很大的苦頭
這次學乖了,安安分分的做重量訓練
可是老婆敎個簡單的瑜珈動作,只是訓練大腿與臀部肌肉而已,要我撐個一分鐘
說真的已經征服不少高山,自認手臂不見的的有力,但大腿部分至少很有信心
在維持這個動作沒多久之後,信心開始動搖了,居然沒辦法撐太久
於是不再鐵齒,此外還做單腳平衡訓練,強迫自己運用內側肌肉保持身體平衡
事後雖然與300K的成績都差不多普普,但至少最後3公里可以用最重齒比
以幾近抽車狀態連續狂飆到終點,全程沒有抽筋
不像300K最後一段相當狼狽,幾乎想要下來用走的,旁邊不斷有人超越
事後還頗腳了幾天
這次騎完後只有手掌麻掉了,其它還好沒事,算是這次最大收穫吧
還有騎車不能只練下半身.上半身也很重要喔~!可以保持姿勢的穩定.像是掛大盤在跑時.或是爬山時.如果姿勢一跑掉.真的整個速度馬上掉下來..其實車時的上半身肌肉.闊背肌.斜方肌.二頭三頭肌.後三角肌等等.都是維持你上半身騎車的平衡和穩定度.最重要的肌肉群.像很多人會抱怨肩膀脖子酸痛..那就是你的斜方肌和腹肌不夠力啦~!請努力用啞鈴或水桶鍛鍊..或是沒有善用腳掌的力量來撐著上半身.如果騎公路車一直用手去撐著身體上半身的力量..你多過幾個減速條.就包準肩膀和手腕都爽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