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市售全碳纖維輪框挑戰長下坡

小弟現在用的FSA RD-800下五指山三次...下武嶺一次,板輪都沒事,用的也是瑞士停

所以這種事情要看運氣的,不過我的RD-800是便宜貨,萬把元入手的,壞了也不心疼

如果是BORA真的要哭了
小弟真的有些怕怕的
今天先排除輪框價位問題不談,
CARBON輪框在國際間比賽及市面販賣我估算也有三.四年的時間了
.而且在每年各國的自行車大展如台北自行車大展.德國展.美國展.歐洲展.日本展.
大陸展.等等就小弟在網路上的資訊.單車雜誌(國內外),常常都有大廠所出的自行車上所搭配的carbon輪框
也不下1~20台,及各家大廠所推出的carbon輪框也有20~30種,難道真的沒有一款carbon框,沒辦法在
長途下坡後的耐用度是ok的嗎?那為何這幾家大廠還頻頻推出carbon的輪框呢?????
這不就有點自打嘴巴......<===勿筆戰小弟只是激動了些
還有鄉民們花了大筆的小朋友“賺錢很辛苦的“,買了一組上萬元的carbon框(當然就是要比屌比獨特)
下個坡輪框就掛了,這樣不就把我們當做白老鼠(小弟不想當白老鼠)........,這樣還有誰會買carbon框呢?
我相信還是有許多的鄉民們很想升級自已的寶貝車(小弟也是一樣預算在50k以內)但對於carbon框還是包持著很大的疑慮,這叫我們該如何是好呢?真是又愛又恨啊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小弟我用海波浪下東眼山
輪組一路平安,手按到有夠酸
碳纖輪組沒那麼恐怖吧
用CAMPY是一種信仰.騎鋼管是我的堅持,偷偷買了一隻啊嚕瞇!
Lionlin wrote:
45度就是斜度100...(恕刪)


樓主大概並不清楚一般對坡度的計算方式
是不是,把一般三角形夾角的角度看做是坡度?
不過
這一篇的重點
似乎指的是目前碳纖輪組下坡
是不是會有碳纖輪組熔掉的問題
不過
由於所有科學測試
如果,它的結果要有意義
可能
測試的條件是要一至的
而且
如果騎乘者並不相同時
這個結果可能也並不相同
因此
車友頂多只能形容自己下陡坡的經驗
很難構成嚴謹的探討
我想樓主可能是看到最近連續出現一些框熔掉的文章
所以想藉此來突顯這個問題
不過
這應該有一定難度


MINI-JASON-SHENG wrote:
及各家大廠所推出的carbon輪框也有20~30種,難道真的沒有一款carbon框,沒辦法在
長途下坡後的耐用度是ok的嗎?那為何這幾家大廠還頻頻推出carbon的輪框呢?????


事實上在歐美有很多的州、郡,甚至很多國家境內沒有幾座山,能稱做山的,看在台灣人眼中充其量只能算是“丘陵”或者“台地”。

台灣的山型陡峭,有別於歐美緩坡、距離長的大山,所以產品開發的考量點不太相同吧。
獨‧釣寒江雪 http://grview.blogspot.com/
如果對全碳纖輪組有疑慮就買 non-carbon brake surface wheelset

e.g.

Spinergy Stealth PBO

Spinergy Stealth Xarolite (not sure about the spelling)

Zipp Flashpoint series

and so on ------


大家不用對他這麼嚴厲嘛~

他搞不好是想用公路車+全碳纖輪組+管胎去玩OFFROAD啊~刺激的咧~
小弟不才.對於坡度的算法讓我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原來就坡度而言假設出20~40度是錯誤的
可真的是會“嚇死人啊“
但就以台灣的山路來說.就目前推建的CARBON輪框
就是FSA RD-800
還有其它迷人的CARBON輪框能推建給小弟的呢?
參考數據越多的話也是其他鄉民的福利啊
11月初阿里山的比賽小弟倒是會去觀摩一下
參考看別的大大們會如何運用CARBON輪框
如果告訴您以目前的材料技術而言,
所有的全carbon框都無法負荷您所提出的條件!
您還是堅持採用全carbon輪組嗎?

您所指出的輪組,在下3/4都使用過!
其間因為下坡速度關係,操作上必須持續煞車,
也煞爆了好幾組框,其中當然也包括您上述的RD-800!
現在的我,除了放在車上裝好看欣賞外,
出門一定換上,下坡再怎麼操都操不壞鋁合金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