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騎計時車(三鐵車)~來簽到吧!~(((公路車和三鐵車有何不同? )))

nengnen2000 wrote:
計時車~爬坡真的很難嗎~
...(恕刪)

由於我沒有一般公路車架, 也沒太多機會騎公路車爬夠長夠遠的坡
所以, 也無從做比較
但我覺得齒比比較困擾我
我的盤是53-39/11-25
一般的上坡如巴拉卡, 風櫃嘴, 仰德
也是都OK啊
至於快慢, 真的還是要靠多練習
gjh30 wrote:
請問一下三鐵車的座墊和公路車有何不同?
...(恕刪)

就我粗淺的了解:
鐵人車的座墊會前後較長且厚
因為上aerobar時, 姿勢會往前坐
一般時可以中間一點
上坡時再坐後一點, 臀部可以出比較多的力
主要是前端厚這個部分比較不一樣啦!

PS. gjh兄, 小的超愛聽你胡言亂語的, 字字珠璣啊!
日本火腿 wrote:
想不到計時車也引起很...(恕刪)


.............

原來是小偉~

這可是專家來的~

有請多介紹一些計時車的資訊~喔
http://tw.myblog.yahoo.com/eco-challenge/
popoan wrote:
小弟是騎公路車改裝的...(恕刪)


.........

嗯~計時車爬坡並不難~

和公路車不差上下~

以機械來講爬坡是齒比的問題~(當然還有腳力這點就不談了~我們談的是機械的基礎點)

只是想讓多一點的人來驗證~

打破計時車不能爬坡的迷思
http://tw.myblog.yahoo.com/eco-challenge/

計時車變化版

原樣

三鐵車

彎把計時車

我平常練習也都騎計時車爬山~
跟一般公路車當然不能比,
原本設定就是在平路騎的!!!
調整好坐墊和龍頭把手角度~
也是滿好爬山的!
不過稍微重一點就是了!
cliffpon wrote:
因為上aerobar時, 姿勢會往前坐
一般時可以中間一點
上坡時再坐後一點, 臀部可以出比較多的力

感謝您,所以三鐵座墊其實也可裝在公路車上,以提供更多坐姿,以利變換踩踏的方式。能這麼說嗎?下次買一個來試試看。
cliffpon wrote:
PS. gjh兄, 小的超愛聽你胡言亂語的, 字字珠璣啊!

Cliffpon大大,小弟只是愛唬爛,實際的經驗和知識是沒辦法跟版上的大大們比的。
最近工作忙,明年應該比較閒,到時小弟再把那公路車之唬爛文系列挖出來,繼續唬爛。


nengnen2000 wrote:


...........(恕刪)

哈~~~說專家不敢當啦~~~

充其量只能說是早接觸~~~

討論的主題似乎是可不可以爬山~~~

這當然可以爬山~~~

小折都可以爬山了那計時車為什摸不能爬山~~~

如果我更重點一點分析~~~

各位大大因該比較容易懂~~~

因該說是拿去爬山會不會比較有優勢~~~

單純以器材來比較~~~

這答案是肯定的~~~不會~~!!!

不會的原因是:

1.計時車通常是裝飛機把....除了重量加重外還有一點是不好抽車~~加上計時車設定坐墊跟龍頭落差較大飛機把的登山操控方面會不易於彎把!!!

2.計時車通常會裝不是太輕的輪組因為風組考量....重量一種往往不利於爬坡~~~

3.至於車架角度方面~~~我覺得這是個人體力及習慣為主~~~正常有計時車跟有公路車的人~~~往往是騎公路車的時間多於計時車~~~連職業選手也是~~~所以不習慣也是很嚴重引響優勢~~~

但這只是器材大約的估算裂勢~~~

我舉例 : 1997 tour de france stage 12 55km ITT

當年這站計時賽必須先爬過一座山~~~之後下坡~~才是平路到終點~~~

當時的衛冕冠軍 Riis 跟 pantani 使用2種車參賽~~~

也就是公路車到山頂再換計時車~~~

Ullrich 與 Virengue 則是堅持使用計時車完賽~~~

當年espn的播報員甚至轉播說 Ullrich 是猛虎下山~~~(我還記憶猶新)

結果是 Ullrich 與 Virengue 為1.2名~~~

計時車的優劣勢在爬坡可以因選手的能力有所改變~~~

但~~~為何 Riis 跟 pantani 必須在山頂換車?

因為計時車的優勢在中後段的下坡與平路~~~

選手考量的是優勢~~~

所以我剛剛說小折都可以爬山了~~~那計時車為什摸不能!!!

只是差別就是在這~~~!!!









奇摩:http://tw.myblog.yahoo.com/war0917
日本火腿 wrote:
哈~~~說專家不敢當...(恕刪)

解釋的真好...
給樓上的小紅鹿,

看完您簡潔的評論,及引言。
不論您是有心,還是無意,
實在讓小弟笑了很久。



小偉說的真的很棒,仔細看他的文章在01裡算是實用的一股清流。

我想,計時車不利爬坡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立管的角度,公路車的立管角度大約是72~75度左右,而計時車則是78度左右,這樣會在上坡時更不好踩踏出力。
反裝甲攻堅領導士 wrote:
而計時車則是70度左右

我想這是typo,您指的是76-78度左右(seat tube angle)。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