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19880401 wrote:
容我說明一下...這...(恕刪)
我認為
甲因為有較強的肌力所以受傷的機會較小
乙因為肌力不足且還使用重踩的方式受傷的機會很大!
但是單評"重踩"來說會不會"膝蓋損傷",我個人覺得較不客觀~
反而因為騎乘時雙腳的施力不正確造成的受傷機會更大
http://www.wretch.cc/blog/ab823004
假設"甲用39x21可以維持50轉爬完一個坡
甲:賓士鎮暴卡車,10000cc,馬力大,打3檔,轉速維持在1500rpm時,時速60km上坡
而乙用34x25也是50轉爬完一個坡
乙:裕隆20年老轎車,1500cc,馬力小,打1檔,轉速維持在1500rpm時,時速20km上坡
在心跳輸出方面和疲勞感方面都一樣,可以確定甲的肌力較強
甲賓士卡車比乙裕隆老車馬力強
甲這樣的膝蓋會提早報銷,那麼乙呢?
甲賓士車不會提早報銷,由於扭力跟馬力都大,所以引擎設計比較堅固,故對他來說在安全範圍
對乙來說34x25已經是重踩了,傷嗎?
對乙裕隆老車來說,一檔已經很累了的話,還是傷,建議不要爬坡
所以對甲來說,用比較重的齒比,可以維持50轉,疲勞及心跳一樣的話,肌力比較強,膝蓋也要比較強,不然無法負荷大肌力,所以膝蓋不會提早報銷
對乙來說,輕齒比已經很累,感覺算重踩了,那建議不能騎上坡,平路騎騎練好足夠的肌力再去挑戰上坡
>有人跟我說踩輕一點不然小心膝蓋提早報銷,他說用CT盤是不錯的選擇
ct 磐在爬坡上是有更輕的齒比可以選擇~ 有救命盤嘛
>的確很有道理,但是我有一點真的想不太通
>"假設"甲用39x21可以維持50轉爬完一個坡
>而乙用34x25也是50轉爬完一個坡
>在心跳輸出方面和疲勞感方面都一樣,可以確定甲的肌力較強
>甲這樣的膝蓋會提早報銷,那麼乙呢?
>對乙來說34x25已經是重踩了,傷嗎?
>實在是不解
如果假設 乙肌力不足 ,轉速拉不起來 ,形同重踩 ,角度設定又不對,
那膝蓋有可能比較容易受傷
可是 如果乙的坐艙設定正確,
在慢轉速時也踩踏的很圓順, 拉提的力道也有,
不會只靠四頭肌去蹬踩, 那對他來講 這種穩定的踩踏,
也未必會比較傷膝蓋
單純的從方法下手,只知其一
姿勢也是影響骨骼肌肉運動的一大因素
簡單的形容重踩,踩踏不夠順暢
太注重下踩的那一瞬間,或是太強調某部分肌肉的運用
如果是強度訓練,也是漸次提昇時間的訓練
不只重踩有問題,輕踩也有輕踩常用的肌肉
過分使用,一定就容易受傷了
倒不是放輕齒比踩,一定就不會有問題
時間長了,還是會有輕踩造成的疲勞
疲勞了還繼續操,接下來就是相關部位的運動傷害
踩踏順暢,重點在360度的畫圓動作
不要過分地只在某一點施力
而是分散在各點去運用肌肉
這樣的話,即使放重齒比去踩
也會獲得不同的感受
對我來講,重踩跟重齒比是不同的事情
高低回轉時的踩踏順暢才是重點
重踩難免都會用到的,像是抽車
怕的是連平地騎車都重踩 (細心觀察車友就會發現有些人是這樣的)
那傷害機會就高很多了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