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ram x7變速,truvativ 44/32/22橢圓盤,配11-32九速飛輪。
前後避震,tektro機械碟煞。
後來要換公路車,在高士特 6.8kg sram force等級的那一台,
跟卜赫馬sram rival 碟煞款,這兩台在挑,後來選了卜赫馬。
大盤52/36,後來換shimano grx 48/31,飛輪11-32十一速,
juin r1半油壓線控碟煞,原廠r5500板輪,18xxg
後來換12XXg的管胎手工輪,超難騎,
再換第一代dt swiss pr1400 db,非陶瓷塗層,14xxg,無內胎,
結果輪胎破風,事前、事後補胎劑都補不起來,
買了新胎也打不了氣,現在前後輪都裝著內胎。
審美也是會疲勞
總之 c煞沒有哪裡不好用
但也希望能收到一折的狗媽
去看sram重新上架圈煞電子變速
都還是留一手
我兩台油碟 兩台機碟 四台圈煞
都一樣好用
這都是廠商陰謀
我看大陸能完美製造匹敵shimano油碟
大廠又要開始想新把戲
那時候還不是圈煞回歸
註:我的圈煞都是高級品
campy的record
shimano的da
sram的force
富律業的cnc v夾
車架都只能找庫存品
R8050 Di2現在連庫存都沒有只能找二手
配上手上有的零件、鋁圈
全部二級零件沒刻意減重(座墊還是迪卡儂幾百塊錢的)
組完車連卡踏7.2kg
而且只花了6萬多(鋁圈/飛輪/彎把/座墊/C夾自備)
廠商強推碟煞其實也不難理解
C夾已經存在太久了
各種零件、輪組、車架在二手市場快速大量的流通
像我一樣拿身邊現有的零件組一台不錯的車輕輕鬆鬆
也花不了太多錢
廠商推個碟煞出來全部打掉重練
你手上有的零件、車架、輪組統統不能用
價格順便再往上翻了兩翻
重量也往上翻了
以前C夾車廿幾萬差不多到頂了
現在碟煞車三四十萬的一堆
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不過講半天也沒用
碟煞已經是主流了
C夾車真的是維修方便
用簡單的工具自已DIY就能解決大部份緊急狀況
這點碟煞真的比不上
今年計畫要和老婆一起去環島
如果是碟煞要擔心的地方就多很多了
我是覺得C夾碟煞各有優缺
是可以兩者並存的
但很可惜廠商為了利益犧牲掉了C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