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歡樂組的我肯定的說單盤夠用也好用,
(65公斤推力2)
只要齒比配的對真的很方便用,
至於用怎樣的齒比呢,
我認為大盤用個3X就夠了,
飛輪如果有要爬長坡可以用11-3XT,

沒要爬長坡11-2XT即可,

而且車子也能順便輕量化,
要再快一點飛輪也有到10T的,
騎起來綿密度跟雙盤一模一樣,
畢竟雙盤的小盤就是3X,
也能好好的有氧避開重踩。
如果是針對高手選手,
單盤應該是不好用的,
看大賽來講單盤好像蠻不穩定的。
有時候我覺得單車市場很怪,
頂規的車配的齒比並不親民,
親民的齒比又太過低端,
有錢人買了頂規車還要改,
單就入門的消費者感官就不好,
入門的人並不會懂那麼多,
只是想要休閒運動而已,
買個車還要花一筆錢改齒比,
這就不正常,
如果我是車廠,
我會推一台輕齒比的頂車,
給有錢的入門消費者買。
cchi wrote:
如果你有很多台車or...(恕刪)
很多人也都只是跟風而已.確實買新不買舊
但也不代表新有更好
很多人換12s後說有很綿密?
結果根本沒用到10~12t....少了2.3t
表面上用的是12s其實就是在用10s而已
再扣掉大小盤重疊齒比,以有效齒比來看單盤確實沒比較差
但是如果有了解自己適合的齒比去客製化搭配的話不管是10s 還是11s 其實都非常夠用了
反而會優於單盤
就我來看單盤最大的優勢.就是重量會少很多. 前變+電池+單盤重量+單邊手變部分+吊耳..大概也能減下3-400g
同時鍊條也能再縮短...穩定性也會比較好
不過老實說 如果要拉向單盤系統
那我覺得 機械變速才是cp最高的
電子變速的價值就在於序列/半序列變速
跟前變變速順暢度
單盤根本不用考慮這個..
而單盤系統的情況下.機械後變手感跟電子變速也不會差太多...
電子單盤系統會變成意義不大
以機械單盤系統運作的話重量上也會來的輕..以sram雙盤 跟機械單盤相比.要輕的600g也是輕輕鬆鬆的
以2.3級車搭配單盤機械變重量能力壓 .雙盤1級頂級電變.
買個兩台自己搭配合適齒比.一台爬山一台平路 可能都還比一級車便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