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實測 |買30萬的車真有比較厲害嗎|便宜跟貴的公路車區別|貴的腳踏車值得嗎

看到那句話..車重不管幾公斤追不上車友尾燈就是追不上 XD
路上看到的人,會多看兩眼的優越感...對他們花錢的人來說,就值得了。
如果拿30框高去爬宇老肯定比60框高快。緩坡可能就真的差不多。
這就跟吃西堤牛排會不會比夜市牛排來得更有營養一樣,撇開心靈感受、廚師、衛生之類,營養價值應該差距不大一樣吧?

其實這是一篇炫耀文吧?

此風不可長,
下次挑戰百萬級距吧?
也許會有顯著差異?
Ahoo Chen wrote:
從以前到現在,我就一(恕刪)


貴方代表如果是6.0KG的話應該會有差....重量至少能簡單的用公式算出差異(而且很準)

我們菜腿組基本上姿勢也不是那麼標準..身上AERO裝備也不是很齊全.單單車架能帶來的空力效益
基本上遠低於"車重"所帶來的效益....
全車迎風截面積佔全體不到10%,總使頂車比便宜車更AERO.20%...佔整體也不到2%的效益

簡單的說 就AERO而言你拿掉一個墊圈或改用-17%龍頭...就是頂車與便宜車的差別

其實最大問題

我覺得還是出在ceepo本身,這台車其實比較像是概念車,原廠號稱最強但是卻沒拿出cfd數據出來證明..
單單用靜態模擬圖看不出擾流問題,姑且不論車重
現在的前叉一般來說側邊都會遠離輪組來減少擾流....而這台車是緊貼的與主流背道而馳
而既然那麼優秀為何kona, ceepo出場幾乎都是其他款式.這些選手幾乎都是無視器材價格力求成績,也有贊助選手基本上拿免錢的,為何不用
為何只出了第一代後就再也沒動靜,甚至悄悄下架....而其他款式卻又不斷更新研發
沒有CFD數據佐證.沒有大賽亮相加持,而重量數據又.....
因此我覺得ceepo shadow-r 性能在公路車界無法代表 "高價車"
Ahoo Chen
Ahoo Chen 樓主

我也這麼覺得,充其量就是個國產品牌,Ceepo = aster , dare , hasa

2022-09-11 15:29
很多車子很貴,會【大幅】拉開價差的點重要是在套件和輪組。

例如以今年的同一支一級車架new Propel SL,Dura Ace di2大全套和 SRAM force etap axs 價差8萬。以我為例,騎這同車架但套件不同等級的車,我認為頂規套件的在爬坡的確輕快很多,抽車比較不費力。

基準點相同互相比較才有意義,像樓主的2019 propel,前後輪早已改成高級碳框,跟原配車輪組等級已經差異很大,已經不能用便宜車來形容了。如果你的propel二級車架當年是只買車架,搭配一體把、Cadex 碳座椅、全車dura ace di2 9150+corima mcc 47mm,整個完工價格肯定破35萬!比現在的Ceepo貴不少喔!

我相信爬坡和平路巡航也會比目前的ceepo好(但改回原廠空力把,平路應該會贏)
利口貝爾

而且拿三鐵車比公路車本來就很奇怪

2022-09-10 17:41
Maocrab

利口貝爾 這篇「比較」文⋯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有個底,但就在一旁靜靜看著便是了。XD

2022-09-10 18:31
Ahoo Chen wrote:
從以前到現在,我就一(恕刪)


雖然就結論而言,我也一向認為公路車只要別太差,貴的車子跟一般的車子其實對速度沒什麼影響,但也只有A大現在才有資格寫這篇。

公路車其實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東西,就是把腳踏的力道轉換成前進動力,類似像輪軸裝置一樣就是個工具。各車廠爭先恐後把自家的技術吹捧成不可一世的黑科技,其實都只是為了賣車的行銷話術而已,實際上差別極為有限,最後還是騎姿跟體力才能決定速度。所謂的空力、爬坡,其實都是廠家炒作出來的話題而已,對速度真的是沒什麼太大影響。頂多是車輕騎起來起步輕快好騎,但比時間的話最後到達其實都沒差。
david.tang wrote:
我蠻同意那些貴貴車真(恕刪)


樓主其實沒有說那些貴貴車不值得,超貴的車只是騎起來沒比便宜的快而已,但不代表不值得。騎公路車並不是只有速度,值不值得是看個人主觀來決定,至少A大買這台超炫的Shadow-R,騎在路上心中的滿足感還是worth every penny,絕對非TCR可比,他自己一定是覺得很值得才會肯花這麼多錢。
Ahoo Chen
Ahoo Chen 樓主

寫太多優點,會變成千篇一律作文,只好換個方法,希望能鼓舞更多人重新定位去追求他們想要的。

2022-09-11 16:11
我自己也是從performer ray aero 鋁車換成 高級公路車。變速從105 11速 升級到 挖地瓜12速電變,輪組 當然從原廠輪組升級約等於PRC1400的等級。實際騎乘後一開始成績差異性確實不大甚至舊車還快一點

之後又一次一次的嘗試 我發現幾個自己的問題,新舊車的車架幾何、變速不一樣,功率的傳導率也不一樣,我的踩踏習慣沒有跟著調整,還是習慣用原來的方式去騎。輪組的特性也不一樣,需要的速度或迴轉也要跟著調整。

目前大致上有慢慢改善速度也有提升上來,同路段速度 約無風30可以騎現在約在31-32之間。

當然對我而言那都不重要,騎帥不騎快,運動帥氣第一、強身健體第二,其他再說。有人會回頭看我的車子一眼我就滿足了
我自己的車,從6800改6870...改的是爽度,長時間騎車後手指還有力換檔,從6870改9150,改的還是爽度,換檔上下鏈快那一咪咪.車子秤重時看到數字的爽度.當初為何改9150,想說末代11速了,剛好二手社團有便宜小全套,就收了吧.

所以現在看12速碟煞車,9270沒在考慮範圍內
每個人騎車的需求跟目的不一樣,知道自己要什麼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開心就好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