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要撐過:新手先從登山車或平把公路車入手,先從假日車手慢慢練體力後在慢慢練及騎有心得後,在慢慢練爬坡到不累後有心得及有想換換彎把公路車第二階有興趣:最好買3萬~5萬買貴會強迫自己騎這車會讓你騎很久就從換105算卡夢加碟煞開始,這時你差不多有實力期破60公里起跳~150公里第三階有興趣及約期會想換有電變及輪組的車這時你也變高手了
如果沒有朋友一起騎車練車那我建議買台二手捷安特公路車騎一陣子再說(有問題還可以直接去全省捷安特車店調整不用錢)真的騎出一點興趣 開始參加各大賽事再來考慮買台高階的因為2萬很難一次到位,即便是10萬也很困難基本上5萬以下的公路車 要騎出明顯差異性很難不如買台便宜二手車 買件帥一點的車衣 車褲+安全帽 立即有感!
JJ Ch wrote:意思是車錶只有5k?(恕刪) 5K的碼表已經可以買到brtyon 420T (含心率、踏頻),貼個幾百元也可以garmin edge 130。怎樣都比手機數據好。而且既然都要入坑了,就不要在單車手把或龍頭裝手機支架了。改用碼錶,手機放車衣口袋。手機一直以來我都只建議用在可能買車完預算不足,先拿來堪用,但要入坑了,碼表最好一次到位。為什麼入坑須要這些?踏頻跟心率都是自行車運動中不可缺少的數據,要再進階一點就再上功率。
我覺得不應該揠苗助長,總不會讓剛在爬的嬰兒穿跑鞋,戴心律錶測爬速吧,應該是用遊戲的方式鼓勵嬰兒多爬多動,等小肌肉長好才能走的好跑得快對吧。既然樓主都說自己是新手了,那就應該有新手的建議,或許01的車友很專業,但新手需要的應該是開心的騎乘體驗,而不是專業的訓練跟器材,先學會爬在學會走在學會跑,循序漸進才是真理。新手買車開心喜歡尺寸對最重要,齒比合理適用為佳,到車行逛逛會比上網問車友直接一點,等人進階了以後想換車再換車就好,這世上買車沒有所謂的一次到位,每年都會推出新車,零件2-3年也會更新版本。PS:我認為騎車要檢討的是人不是車,因為大部分的車友能力都只是普通,但往往都自視甚高只會檢討別人檢討工具,卻忘了檢討自己自身能力。
先假設入坑心態是積極的 是真正有心想參與這運動(不是買來逛大街看風景)加上有經濟能力加持買一萬多scr之類入門車是個很差的決定 起碼我親身體驗是如此買平價車缺點多多1.改裝不划算 一改也要動全身2.單車跟球鞋不一樣 想壞了再換根本遙遙無期3.平價車都嘛隨便騎 不會去刁fitting4.反正便宜 一個不爽就棄坑5.出外看到好車 心中會酸酸的6.騎不好容易怪器材7.設備精準度差 妥善率低 我有切身之痛而撇開單車本身不談一組好的練習台 功率心率設備 是進步的捷徑一套中上等級練習台設備 大概也要兩萬五吧加入zwift 又可以增加訓練樂趣 年費也很可觀這些成本也要考慮進去 所以預算不是只有在車本身上公路車坑不小 但正確投資都有意義的反而是買低價器材 亂買亂改最浪費時間金錢我自己當年買便宜車 頭一年都在跟器材奮戰 一點意義也沒有再補一刀 練習台 人身部品 碼表感應器 貪圖便宜也沒好下場
建議加一點錢入門等級碳纖維公路車就行了,和一般單車相比,騎起來效能絕對有感差異,買了比較會想要去騎。 感覺是不是105不太重要,10速的齒比,換個飛輪也是和105一樣最大最小的級距,價格又便宜不少。反正只買入門款,真的騎出興趣要升級也是整台換掉. 以上純粹個人偏見,參考參考.